戴秋婷 鐘小路
【摘 要】目的:探究臨床路徑在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為研究時間段,將該時間段我院的護理實習生80例納入研究,根據臨床前瞻性研究原則,采用擲幣隨機法,將之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護理實習帶教方式,觀察組采用臨床路徑教學法,對比兩組帶教質量。結果:觀察組的理論知識、護理操作分數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護理實習帶教中應用臨床路徑教學法,可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值得采納應用。
【關鍵詞】臨床路徑;護理實習帶教;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1
隨著社會的發展,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與之相適應的護理工作體系也在不斷完善,且護理教學方式也在不斷改進的過程中[1]。臨床路徑教學法是一種護理實習帶教方式,通過統一的教學標準,針對性的臨床帶教課程設置,有效地激發了護理人員的學習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讓其在此次實習過程中能夠收獲到更多的理論知識,掌握基礎護理技術。此次試驗旨在探究臨床路徑在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現將試驗結果作如下報告:
1 資料及方法
1.1 基本資料 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為研究時間段,將該時間段我院的護理實習生80例納入研究,根據臨床前瞻性研究原則,采用擲幣隨機法,將之分為兩組,各40例。護理實習生基本資料為:①對照組。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1:41,最小、最大年齡分別為20歲、25歲,中位數年齡(22.51±1.34)歲;②觀察組。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2:40,最小、最大年齡分別為20歲、25歲,中位數年齡(22.60±1.27)歲。從性別及年齡分布等基本資料上看,兩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且臨床帶教老師均為主管護師及資深護士長,具有對比研究的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護理實習帶教方式,分配好科室后,隨機分配帶教老師,進行基礎護理知識及技能教學,為期24周,實習期最后兩日進行理論知識及護理技術考核。
觀察組采用臨床路徑教學法,根據護理帶教內容,選擇臨床經驗豐富、專業理論扎實的資深護師,作為帶教老師,制定臨床路徑表,制定護理帶教計劃,具體方案如下:①第1周,在老師的帶領下,熟悉科室環境,將學生集中在會議室,進行崗前教育,學習基礎護理工作規章制度、工作流程、溝通方式及禮儀;②第2周,有責任區護士長講授科室細化護理內容,熟悉各類藥品、醫療設備的放置區域,熟悉藥品的應用方式,及醫療設備的操作方式,熟悉各類病癥的臨床特點及患者的基本特征,提升自身的溝通技巧;③第3至12周,在護理帶教老師的指導下,觀看相關護理操作視頻,學習基礎護理知識,進行模擬訓練,在實踐中應用所學護理知識及操作技能,熟悉護理工作流程,有各科護士長進行專科知識講授,強化護理知識基礎,在老師指導下,能夠獨立完成各項護理工作;④第13至24周。學生已經基本掌握基礎護理知識及護理技術,接下來就是培養學生對于危急重癥患者的護理能力及救治能力,提升其在護理過程中的預見性及創造性,提升其風險防范意識,讓實習生能夠獨立完成護理工作。
1.4 判定標準 實習期最后兩日,進行理論知識、護理操作考核,分數均為50分,記錄兩組評分,評價臨床路徑在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2]。
1.5 統計學分析 此次試驗所記錄的基礎數據,處理軟件為SPSS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的表示方式為(),組間對比方式為t檢驗,若計算得到P<0.05的結果,表示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價值。
2 結果
觀察組的理論知識、護理操作分數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護理帶教是護理專業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護理實習帶教方式,學習計劃過于松散,存在學習內容重復的問題,形成學習空白區域,教學質量不佳[3]。而臨床路徑教學法,有效地規劃了整個護理實習的流程,明確了學習的內容及標準,讓臨床護理帶教老師能夠按照臨床路徑表進行教學,從而確保學生能夠全面掌握護理工作中需要的知識及技能。
此次試驗中,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護理實習帶教方式,觀察組采用臨床路徑教學法,理論知識、護理操作分數均高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在護理實習帶教中應用臨床路徑教學法,可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值得采納應用。
參考文獻
王珍,劉峰,黎展鴻,季兵,謝政權,夏春蘭.中醫臨床路徑在內分泌病科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18):150-152.
汪保霞,顏芳,王小英.臨床路徑模式在呼吸內科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34):128-130.
虞建英,仇海榮,劉炬,朱小琴.臨床路徑在神經內科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5(09):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