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石龍
【摘 要】目的:探討補腎調肝方對腎虛肝郁型不孕患者機體內環境的改善作用。方法:選擇我院2014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腎虛肝郁型不孕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8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西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補腎調肝方治療,對兩組患者療效及機體內環境情況進行觀察。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11%,明顯較對照組78.95%高(P<0.05);兩組治療前的E2、FSH、P、子宮內膜厚度等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E2、FSH、P、子宮內膜厚度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補腎調肝方治療腎虛肝郁型不孕患者可取得滿意臨床治療效果,也能改善患者機體內環境,值得推廣。
【關鍵詞】腎虛肝郁;補腎調肝方;不孕
【中圖分類號】R24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1
傳統治療不孕癥多采取西藥治療,但受藥物副作用的影響,其療效并不理想。中醫學認為[1],不孕癥的病因主要與腎虛、肝郁有關,予以補腎調肝療法,或可取得滿意療效。為探討補腎調肝方在腎虛肝郁型不孕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患者機體內環境的影響,現對我院收治的76例患者展開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腎虛肝郁型不孕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8例。觀察組:24~37歲,平均年齡(30.53±1.14)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4.01±0.52)年;對照組:24~35歲,平均年齡(30.47±1.12)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3.95±0.50)年,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入選患者符合“腎虛肝郁型”不孕診斷標準[2];患者丈夫生育功能正常;22~40歲已婚女性。排除標準:合并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者;輸卵管不通;存在嚴重心、肝、腎器質性病變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西藥治療:于月經周期的第5d口服枸櫞酸氯米芬膠囊(生產單位:上海衡山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1107;規格:50mg),初始劑量50mg/次,1次/d,連續治療5d為1個周期,共治療3個周期。若患者系閉經,則使用黃體酮撤退性出血后第5d后口服,治療后,若患者恢復排卵但未受孕,繼續按原方法治療至受孕,或重復治療3個周期。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補腎調肝方:中藥方劑由枸杞子、菟絲子、女貞子、覆盆子各15g、淮山藥、山萸肉、柴胡各12g、熟地和枳殼各10g、甘草和紅花各6g組成,清水煎藥,去渣,取湯汁300ml,分2次口服,150ml/次,早晚各1次,1劑/d,持續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①顯效:B超可見成熟的卵泡,或患者已受孕;②有效:患者月經周期正常,B超可見成熟卵泡,且能排卵,基礎體溫雙相,但患者并未受孕;③無效:患者月經周期及月經量異常,B超檢查結果提示,無卵泡發育,基礎體溫單相。
機體內環境:測定治療前、治療后雌二醇(E2)、卵泡生成激素(FSH)、孕酮(P)、子宮內膜厚度。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4.0的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經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經t檢驗,P<0.05時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2.11%,較對照組78.95%高(p<0.05),見表1。
2.2 兩組機體內環境指標對比
兩組治療前的E2、FSH、P、子宮內膜厚度指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上述機體內環境指標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不孕癥指1年以上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且性生活正常,配偶生殖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未成功妊娠的疾病。該病多與內分泌因素引起的排卵障礙、輸卵管異常、子宮內膜異位癥有關。受西藥治療副作用的影響,中藥辯證治療不孕癥越來越受臨床重視。
中醫學將不孕歸于“無子”、“斷續”、“絕產”范疇,腎虛、肝郁為其病因[3]。腎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主藏精,為人生殖之根本。天癸在維持人體生殖功能及促進人體生殖器官發育中具有關鍵作用,腎為天癸之源,藏于腎中,腎精充足而天癸至。肝主疏泄,可調暢情志,肝腎同源,血少精虧致卵泡失于濡養,使卵子無法生成;肝失疏泄,氣滯血淤致沖任不暢,成熟卵子無法排出,因此,治療以補益肝腎,疏肝行氣為主。
補腎調肝方中枸杞子、女貞子、菟絲子可滋補肝腎,覆盆子可養肝明目,柴胡和枳殼可疏肝解郁,山萸肉可補肝腎,澀精氣,熟地可益腎陰、養肝、柔肝,諸藥聯用,共奏補益肝腎,滋肝活血之效。動物實驗結果表明[4],補腎調肝方可降低血清FSH和LH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同時糾正生殖內分泌紊亂。本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較對照組高,提示補腎調肝方在腎虛肝郁型不孕中可取得滿意治療效果。原因可能是該中藥方劑能夠促進E2分泌,抑制FSH,增加子宮內膜厚度,為受精發育提供了有利條件。本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治療后E2、FSH、P、子宮內膜厚度指標改善較對照組明顯,提示補腎調肝方可明顯改善患者的機體內環境。原因是該中藥方劑可促進E2分泌,而E2可增強FSH對LH受體的誘導作用,從而促使顆粒細胞上LH受體數目增加,繼而產生顆粒細胞芳香化酶,促進卵泡生成及發育,增加子宮內膜厚度,提高孕酮水平。
綜上所述,補腎調肝方可有效治療腎虛肝郁型不孕癥,且能改善患者機體內環境,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王亮,丁芳,楊淑英,等.補腎調肝、祛濕活血周期用藥法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療效研究[J].河北中醫藥學報,2017,32(5):7-10.
毛俊同,陳滌平.不孕不育中西醫結合診治[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夏紅.補腎調肝方對腎虛肝郁型不孕患者機體內環境及妊娠率的影響[J].四川中醫,2016,34(9):134-137.
王瑜.補腎調肝方結合穴位埋線治療肝郁腎虛型排卵障礙性不孕癥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2016,34(3):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