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燕
【摘 要】目的:探討骨科護理中康復鍛煉的應用效果。方法:從我院骨科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間診治的患者當中選取6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康復鍛煉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明確康復鍛煉的在骨科護理當中的應用價值。結果:觀察組康復有效率為1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82%,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以及關節功能恢復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骨科護理中應用康復鍛煉護理方式,可以進一步提高護理效果,縮短患者康復時間,幫助患者盡快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骨科護理;常規護理;康復鍛煉;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2
在骨科臨床上,康復醫學護理應用較為廣泛,在患者行骨科手術之后,實施康復鍛煉對患者的恢復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1]。為了進一步探究康復鍛煉在骨科護理當中的應用效果,本文選取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間診治的6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具體的研究情況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選取了66例行骨科手術的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例,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對比護理效果。在對照組33例患者當中,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齡21-59歲,平均(35.54±6.44)歲,其中上肢骨折19例,下肢骨折14例;在觀察組33例患者當中,男性22例,女性11例,年齡23-58歲,平均(35.45±6.23)歲,其中上肢骨折18例,下肢骨折15例。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上對比,兩組患者無顯著差異,可以進行比較分析(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即根據患者的情況采取基本護理,不進行康復鍛煉,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康復鍛煉,具體措施如下:(1)加強被動康復鍛煉和主動康復鍛煉。在術后早期,對患者實施被動康復鍛煉,主要康復手段包括針灸、按摩、推拿、被動活動等,在對患者進行康復鍛煉時需要充分評估患者的體力,選擇合適的鍛煉方式,以保證康復鍛煉的效果。另外,還需要進行主動康復鍛煉。在骨科康復鍛煉時,主動康復鍛煉至關重要。康復訓練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正確的康復鍛煉指導,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和鼓勵,幫助患者樹立樂觀的心態。在康復鍛煉的過程中,避免出現急功近利的情況,需要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對患者進行循序漸進的鍛煉,促使患者盡快康復。(2)助力康復鍛煉。在患者身體力量不足的情況下,需要借助外力對患者進行康復鍛煉,康復人員需要在旁邊指導,并協助患者,保證患者訓練過程中安全性,防止患者出現各種意外情況。(3)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之前,需要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指導,保證患者在出院之前具有良好的情緒,囑咐患者合理膳食,多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保證大便通暢。囑咐患者定期來醫院檢查,并且在家中繼續開展鍛煉,加快患者的康復。
1.3 觀察項目和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康復效果和術后恢復情況。康復效果:康復鍛煉之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都完全消失,骨折愈合良好,判定為痊愈;康復鍛煉之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愈合情況良好,判定為有效;無效是指康復鍛煉之后沒有取得顯著效果[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康復效果對比分析 觀察組康復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對比分析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以及關節功能恢復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2。
3 討論
臨床實踐發現,骨折手術后實施常規護理效果不佳,患者的致殘率比較高,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了嚴重不利的影響[3]。因此,需要尋找最佳的康復護理方法。近年來,康復鍛煉在骨科護理當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手術后通過康復鍛煉的方式不僅可以緩解患者的疼痛,而且還可以促進手術部位血液循環,消除腫脹,防止發生肌肉萎縮的情況,幫助患者盡快恢復肢體功能,盡早投入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當中[4-5]。我院對骨科手術患者實施的康復鍛煉主要包括被動康復鍛煉、主動康復鍛煉、助力康復鍛煉、住院指導等,在康復鍛煉的過程中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制定合理的鍛煉方案,并逐漸增加運動量,促使患者肢體功能盡量恢復正常[6-7]。通過本文的研究發現,采用康復鍛煉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康復效果,有效率為1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82%,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以及關節功能恢復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結果說明,在骨科護理當中應用康復鍛煉具有顯著效果,是臨床優良選擇。
綜上所述,在骨科護理中應用康復鍛煉護理方式,可以進一步提高康復護理效果,縮短患者康復時間,幫助患者盡快恢復正常生活,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戴曉娟,孔吳穎,史慧萍等.骨科護理中康復鍛煉的應用探微[J].心理醫生,2017,23(26):186-187.
林莉清.骨科護理中康復鍛煉的應用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36):93-94,95.
喻長秀.骨科護理中康復鍛煉的應用研究[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7):218.
張康梅,朱芳,盧燕娟等.骨科護理中康復鍛煉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8):270,271.
劉瓊芳.骨科護理中康復鍛煉的應用研究[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10(3):340.
徐呂艷.骨科護理中康復鍛煉的應用體會[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6):166-168.
宋建榮,何雪皎.康復鍛煉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探析[J].醫學信息,2017,30(2):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