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雪蓮
摘 要:課堂互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筆者就任教的留學生班上課實踐過程中用到的課堂互動設計做的探索。先從做此探索的起源談起,之后列出大量的課堂互動實例的做法及效果,并分析了課堂互動的重要性及互動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鍵字:留學生 課堂互動 分組 設計
一、探索源起
筆者在留學生入學第一學期期中考試以后接任某班28位留學生的漢語綜合課教學任務的。課堂教學中將28位留學生按座次分為4個學習小組,大家商定互動規則,如全員參與等。經過半個學期的課堂互動教學,通多期末考試與期中考試相對比,每位同學的成績都有明顯提高。對此,筆者就實際教學過程中一些課堂互動環節的設計探索與各位分享。
二、課堂互動實例
1、拼音環節的互動設計
拼音是留學生普遍反映難度大的問題,。筆者接任時學生已經系統學過拼音知識,但仍有部分同學不入門,找不到正確拼寫方法,對此設計的課堂互動環節是:給每位留學生發放兩張A4紙,請大家自備彩色鉛筆一只,每人畫出一個聲母和一個韻母,然后匯集起來,打亂順序,請一位同學即時說出詞句,請大家分組快速拼出,用時少的一組獲勝并獲得表揚,最慢的一組表演節目,課堂氛圍空前活躍,經過這樣多次互動練習后,全班拼音全部過關。
2、游戲環節的互動探索
很多中國的經典游戲,如丟手絹,國外是不一定有的,如緬甸的留學生,他們之前就沒有做過此游戲。示意本游戲時可以在教室內將桌椅拉開成環形,請一人拿預先準備好的手絹繞大家跑,下課后再到室外全方位體驗。
3、身體器官的學習
如課本中涉及到的頭、手、腳、手指、左右等詞語時,以互動的方式學習比用多媒體展示的效果好很多。用手指表示一到十的數字,也可手指數字游戲互動,還可請他們到前臺演示,速度依次加快,事先約定好出錯者當場表演節目,所以大家都會積極用心地去學,課堂效果因此提升。
4、銀行和貨幣的學習設計
在學習銀行一課,將提前準備好人民幣的各種貨值,及留學生的一些外幣零錢帶到教室,現場模擬銀行辦公場景,兌換貨幣,所有同學都興致盎然地積極配合。
5、學習表示水果、動物、顏色詞的教學互動
在學到水果、動物和顏色詞時,考慮到班內留學生會緬語、英語等多種民族語言,先教大家漢語的發音,然后請各位同學用不同的語言來發音,請大家上臺當一回老師,很多同學會主動錄像轉發微信朋友圈,互動效果奇好。
6、買和賣的互動設計
在學習《買和賣》一課時,請同學們事先準備“貨物” 以及自己想知道漢語名稱但還不會表達的事物。上課時,大家帶來各種物品,有化妝品、花草樹葉、小鏡子、梳子、充電器等,課堂上熱鬧萬分。同學們紛紛舉手,主動要求當“老板”和“顧客”,充分體驗了一把買和賣的樂趣。
7、動詞模擬的互動
這是一堂每課都可以即興設計的互動環節,如學習“跑、跳、可愛、傷心、高興、表揚”等易于表演的詞語時,請同學做出某個詞的動作,請大家猜。形成習慣,日后講解新詞遇到類似詞語時,學生會自覺比劃動作,并且很到位。
8、制作樹葉賀卡
有時幾節課連上,學生會產生疲倦和厭煩感,這時加入一些精心準備的互動環節。如,請每位同學課間在教室周邊采摘一些花和葉,老師分發給每人一張A4紙和膠水剪刀,二十分鐘左右的時間里,每位同學都制作出令人驚喜的樹葉賀卡,有降落傘、小兔子、后花園、太陽花等。一張紙,一次互動,收獲一種說不出的驚喜。
9、中華傳統文化體驗互動
為使留學生們充分體驗我國傳統節日,可結合節日時間,與其他任課老師合作完成。如剪紙課,邀請藝術系的老師來教授剪紙;端午節時,文化課上教授端午節的來歷后,還可課后帶同學實踐體驗下包粽子;元旦的時候體驗包餃子;第一學期結課時,剛好臨近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可以和書法課、文化課老師一起,為留學生辦一個小型書春聯、書畫展。課堂內外相結合,既充分調動了大家的學習興趣,又使留學生們對中國部分傳統文化有了切身的體會。
10、課后練習“玩一玩”等動作性強的內容互動設計
如《運動歌》的學習時,其中有“動動手,動動腳,踢踢腿,彎彎腰,”等語句,請留學生按分組情況,給大家準備時間后,請每組自己設計統一的動作,分別到前臺表演。一組在表演時,其他小組也都積極觀看學習,不時重新設計自己小組的動作,使之更完美。
三、課堂互動的重要性
課堂互動中,學生要真正“動”起來,積極參與其中,學在其中,樂在其中。還課堂給學生,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給學生一方發揮的舞臺,充分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教師在其中與學生教學相長,給學生與教師平等交流與對話的平臺。
課堂互動的目的是調動全體同學參與的熱情,參與其中和旁觀的效果截然不同,教師在互動環節中的首要任務是調動全體同學積極參與的熱情度,這其中全員參與很重要,只有充分全員參與,才有可能保障整個班級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
四、課堂互動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是主導
在一堂成功的互動課中,教師應該像主持人一樣,積極投入情緒,調動大家熱情。對于主動參與互動的同學要給予適當的口頭表揚或實物獎勵,合理安排好各個環節。
2、時刻保持空間設計的新鮮感
按期調換課堂座次,這是讓學生時刻保持課堂新鮮體驗的較好方法,還可有效控制課堂“說悄悄話”和“開小差”等影響教學效果的現象,保證課堂教學與互動的良好效果。
3、課前預習和實物準備很重要。
為保證有一堂效果良好的互動課,教師和學生課前預習和準備尤為重要,尤其是實物道具的準備。比如在講解“餅干”一詞時,一塊實物餅干的出示比用各種途徑講解的效果都好。筆者在課堂講解“餅干”一詞時,還講解了各種口味的餅干,并當場請大家品嘗,課堂效果可想而知。
4、課堂互動中,機會均等
人的秉性有差異,有的喜動有的喜靜,無可厚非。在課堂互動中,教師尤其要關注那些生性不愛動的學生,適當多給予他們回答問題等參與的機會,帶動他們一起參加到互動中來 。
5、控制好時間
以一堂課40分鐘為例,筆者個人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互動時間應控制在20分鐘以內為宜。一堂有互動的課也要有講解有互動,一般是講解在前,互動在后,也有的反之。講解與互動二者缺一不可 ,實際教學中要學會靈活
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