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展地理實踐活動的理論依據
地理學科是一門具有獨特育人價值的學科,能夠幫助學生從地理的角度去認識社會和自然,更好地適應生活。因此,更好地進行地理學習就必須要結合日常生活。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學專業委員會2015年綜合學術年會上人教社韋志榕教授提出了:地理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人地觀念、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四個方面。其中地理實踐力主要是指學生運用所掌握的地理知識對人地關系狀態進行分析、理解和感悟的能力,即學生在地理學科上的學習能力、行動能力和個人品質。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一種積極的知識建構過程,教學就不能只局限于教科書或相關的輔助材料,要把整個社會文化以及學生在生活中的所有問題和情境都當成學生的學習和知識建構的材料。因此,地理實踐力的培養要通過地理模擬實驗、社會調查、野外考察等方式來實現,需要學生親身參與到各種實際活動中,這也與“教育即生活”這一教學思想是不謀而合的。如何在地理教學中開展合適的地理實踐活動成為地理教師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二、創設生活情景,開展地理實踐活動
開展地理實踐活動,地理教師首先想到的就是課外地理實踐活動,進行課外地理實踐活動的時候,教師要帶領學生參與,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安全問題,并將安全問題放在首位,確定能夠開展的情況下,教師再進行策劃、組織和安排。其次是課堂地理實踐活動,如果在課堂教學中穿插地理實踐活動,教師則可以充分利用身邊的條件,結合生活實際和學生的特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實驗和演示等活動。無論是戶外還是室內,其最終目的都是讓學生能夠靈活的應用所學得的地理知識,掌握技能,提高自身的地理素養。下面筆者將分享一些教學實例,來探析開展地理實踐活動培養初中生地理實踐力。
1.課外地理實踐活動
通常情況下,教師開展的課外地理實踐活動主要是進行戶外的社會調查,社會調查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則培養了學生認真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與此同時,學生在進行社會調查的時候都是分小組進行,還能從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例如,湘教版地理《交通運輸業》,在教學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長沙的交通運輸,課前布置了課外地理實踐活動——調查長沙市高嶺國際商貿城的交通運輸方式及其優缺點。為了搞好本次課外實踐活動,在課堂上例舉一些課外調查的方法,為學生在課外進行社會調查做好基礎鋪墊。與有便利條件的家長共同確定了調查地點,隨后我與家長對計劃中的幾個調查地點的安全情況進行了評估,確保所選的調查地點的安全隱患處于最小值。接著我把全班學生根據各人意愿分為四個小組,分別負責公路、鐵路、河運和空運四個方面的調查任務。最后,利用雙休日中的一個半天時間,讓學生在各組小組長和家長的帶領下,自行選擇交通方式到目的地進行調查。主要的調查方法有資料收集法、實地觀察法、談話法等。最后讓學生將調查得到的各運輸方式優缺點在課堂上匯報。學生通過分析調查結果,從而深刻地體會到了不同的交通運輸方式有各自的優缺點。在匯報中,有位學生還補充了長沙地鐵的好處:載人量大、不堵車、準點、環保等等,現學現賣,讓人驚喜。
課外地理實踐活動的開展主要是讓學生直接走進社會、自然,親身去體驗,然后更深刻的認識到地理知識與我們生活的關聯性。教師在學生進行調查活動的時候從始至終都扮演著“幕后”工作人員,當學生需要的時候及時給予相關的指導。
2.課堂地理實踐活動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的主戰場,為了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力,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合適的地理實踐活動,最好是能夠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學生在活動中能夠有所收獲,這樣才能夠真正使學生感受到地理學科的魅力,主動積極地去學習和探索地理知識。
例如,湘教版地理中沒有涉及到學習和運用地圖,教師可以利用身邊的資源自己在課堂上設計關于認識和應用地圖的地理實踐活動。活動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地圖,并且能夠通過地圖來判斷路線等。初中生還處于一個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仍然擁有很強烈的好奇心,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在課堂上開展了一次“長沙世界之窗一日游”的地理實踐活動。在活動之前我準備了長沙世界之窗及其附近的百度地圖和導游圖,將地圖的地圖的比例尺調得基本一致。課前導入就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強烈探索欲望,學生紛紛參與到學習認識地圖的活動中。首先,引導學生學習比例尺、方向、圖標等地圖的基本要素,然后設計簡單的習題,讓學生掌握到認識地圖的技巧;其次,提出一個問題:如何設計一條游玩路線才會不走回頭路?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和設計,接著各小組分別派代表起來交流各自的設計路線,從而找出一條最佳游玩路線;最后,世界之窗一日游結束后,又提出問題:讓學生選擇最佳乘車路線到達指定的住所。通過認識地圖,設計路線等各個環節的學習和訓練,大部分學生都能夠牢牢掌握這節課的知識點,同時還能根據不同的生活實際進行應用。另外為了強化學生形成心理地圖,在學習區域地理時,每上完一個區域,要求學生用鉛筆完成該區域的地圖,盡可能多地在地圖上標注地理事物,然后選擇部分學生上講臺,結合自己畫的地圖,與全班同學分享對所學區域的理解。通過這些課堂內的地理實踐活動,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實現了學生教學生的意圖。
三、開展地理實踐活動的教學反思
開展地理實踐活動都是提高學生地理實踐力的不二法門,有優勢也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其優勢是相對于傳統教學而言,學生通過參與活動,思維能力、合作精神等都得到了提升,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更順暢,學生與自然、社會的距離也因此而拉近了許多,從而能夠學習更多的知識。在開展課外地理實踐活動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學生的安全問題。課內開展地理實踐活動的時候則需要注意教學環節的設計難度不能太大,要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參與教學活動,此外地理實踐活動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要讓學生通過活動能夠靈活應用課堂所學習的地理知識。
作者簡介:陳保華(1978—),職務/職稱:一級教師,學歷:碩士,單位:長沙市周南秀峰學校,研究方向:地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