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的教育倡導實施全學院的素質教育,并且積極推進在全方面學科的對于教學方法的優化和創新,如何將學生作為當前大學數學教育的中心,并且降低學生在學習數學上面的壓力,是當前大學數學的發展的大致方向,過去的落后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當前的大學數學教育的需要和要求,并且,我國的數學教學的方法普遍不重視學生的感受,所以,我國對于大學的數學的教學方法應當作出一定的改進,在積極吸取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教學經驗的基礎上,要大膽的打破我國的傳統的大學數學教學方法,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革和創新,以適應我國的目前的大學數學教學質量提高的要求,因此,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從此入手,著力于對我國的數學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教學方法 大學數學 學生主體
教育改革的逐漸的提高,傳統模式已不再適應現在我國社會對于教育的需要。尊重學生,發展學生特長,將學生作為課堂的重心,將學生作為當前數學課教學的核心,并且將這樣的理論運用到日常的數學課教學當中,已逐漸成為目前數學工作者亟需解決的問題。在大學數學課的教學方法行,學生可以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以學生為主體的大學數學教學的論述
(一)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主體
教學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隨著時間而變化,隨著人們對教學的理解而發展的。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而不是只采用一種教學方法。研究表明,每種教學方法都有自身的特性和適用人群,并沒有一種教學方法就能夠適用所有的人群。對于教學方法的選擇,要以適合學生為主要原則,要能夠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因為教學的目標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所以老師要能夠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情趣,讓學生愛學習,主動去學習。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選擇靈活的教學方式,避免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能夠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作為教學目標來進行教學。
(二)教學指導思想是自主活動促進發展
教學論認為,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是現代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最為關鍵的任務,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應該充分重視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還有思辨能力的培養。老師要學會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內容,讓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熱愛思考的好習慣;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在課堂上的講課時間,要把時間主動交給學生,老師只需把學生引進來,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老師能夠有能力去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而不是讓學生們只等著老師去講課,要注重學生的創新,促進學生的自主性發展。
(三)以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在以“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教學理念的思想指導下,傳授新知識應該利用更加靈活的教學方法,而不像傳統的教育模式那樣采用老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模式,而是學生和老師共同參與教學的過程。老師只是引導這些學生進門,真正要促進學生進行深入學習的還是學生本身,從而促進師生間平等、和諧的關系,共同促進教育的進步。姜金梅老師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之談》中說:“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上,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主體地位,設計問題要有層次感,能夠啟迪學生思考的能力。老師要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在課堂當中能夠真正的讓學生參與進來。教學是門藝術,老師應該用心去思考,設計出一系列吸引學生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
二、以學生為主體的大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對策
(一)大學數學教學模式中內容的和諧化
老師要想真正的在數學教學中了解學生,首先要全面的對于學生進行分析,學這走進學生的心靈,了解學生的心理,這樣才能更容易尋找到適合學生數學學習的方法和數學學習的領域。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善于和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但在課下也不能忽視和學生交流的重要性,這會比在課堂上還能更了解一個學生。老師要以一顆真誠的心對待學生,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老師不要吝嗇表揚每一位學生,使學生更加有積極性的來學習數學。老師能夠真正意義上的做到了解每一個學生對于數學方面的能力,并且要深刻的意識到,要想教學水平提高,要想學生們發自內心的熱愛數學,就必須平等的對待和了解每一個學生。
(二)大學數學教學模式中形式的動態化
在數學教學的課堂中,老師會提出一些問題和同學們一起進行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不論對錯,學生都可以大膽的提出自己的見解。對于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老師和學生都要共同去思考這個問題存在的各種可能性,這樣能夠激發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加理解數學的內涵,獲得數學的真諦,對于數學的見解變得更加豐富。
(三)大學數學教學模式中活動多樣化
課外數學活動是能夠培養學生數學素養和數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活動。它打破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通過發展一些數學興趣小組,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鍛煉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和喜愛,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對于學生學習數學培養有著重大意義。
(四)大學數學教學模式中評價人性化
數學課堂教學中,良好的教學評價方式對教學效果同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學評價即是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的客觀需求,也是教師語言技巧、教學智慧、人格魅力的一種展示。因為對于傳統的評價體系來說,學校只關注學科的內容,而不關心學生的個性發展;而個性化的評價體系不只局限于數學考試表面的評價,還包括對于數學的多元化特點的評價。需要將總結性的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激發學生對于數學考試的興趣。個性化的評價關注了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在主動參與中展示個性。
三、結論
以學生為主體的數學教學模式,不再是一味以老師講解為主,而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角度出發,從學生們的興趣出發,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有針對性的創新教學模式。希望通過筆者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使大學數學教學模式更加完善,真正做到學生自主參與學習。
參考文獻:
[1] 《素質教育的呼喚》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織審評新華出版社2001年3月版
[2] 《素質教育新論》孫立春 著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9年4月版
[3] 《學會生存》 埃德加·福爾:
[4] 《大學新課程標準》 人民教育出版社
[5] 《怎么學好數學》 科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孫海霞(1990—),女,漢,山西,四川工商學院,助教,碩士,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