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飛
摘 要:信息時代下,市場對人才的標準不斷提升,想要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高校需要結合時代發展和市場要求,創新以及改革創新創業教育,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本文主要針對地方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新教育改革與發展路徑進行分析和闡述,希望給予我國高等教育領域以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地方應用型高校 創新創業教育 改革發展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局面的轉變,市場需要大量高素質、專業型的創新人才,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也要結合自身辦學優勢,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深化改革,在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同時,為高校轉型奠定基礎,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人才。但是當前,地方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何深化教育形式、促進高校發展,成為地方高校需要探究的新課題。
1、當前地方應用型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幾點問題
1.1教育目標不明確
當前,各大地方高校都在積極探索和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但是在教育方向和辦學定位方面存在目標不明確的問題,課程尚未形成系統性體系,缺乏教育資源和聚合力。
1.2與專業教學缺乏整合
首先,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中,更加傾向利用校園活動或者實踐體驗等方式,與專業教學缺乏有效整合;其次,課程作為教學核心,雖然很多地方高校將其創新創業納入到專業課程體系中,但是卻沒有與專業課程實現交叉教學,二者的融合度較低。
1.3師資建設存在問題
創新創業與專業教學存在本質區別,需要教師要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創業經驗和創新意識,但是當前,地方高校在師資建設方面依然以就業指導教師和團學教師為主,師資團隊存在創業經驗匱乏、學歷不高以及數量不足等問題。
1.4缺乏實踐平臺
受到創業基地、創業資金等因素的限制,高校難以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教育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學生在缺少創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自身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難以獲得有效提升[1]。
2、地方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深化改革的相關路徑分析
2.1明確改革目標
首先,明確思想目標,地方高校要結合市場發展的大趨勢,以技術轉型為改革契機,以創新創業教育為學生管理和教學改革的重要拐點,明確教育的操作性和目的性,并且將其落實到教學全過程中;其次,明確教學目標,高校需要將創新創業與專業教學充分結合,并以此為依托提升教學質量和層次,將教學目標定位為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上,加強頂層設計,成立專業指導機構,協調資源、統一思想;最后,明確實踐目標,成立由社會服務、后勤、資產、人事、科研和教務部門共同組成的指導委員會,負責相關工作的開展,并且加強創業實踐、課堂創新、創業服務、科技競賽等工作的管理,構建符合時代發展和本校特色的課程體系,全面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有序進行[2]。
2.2加強專業融合
首先,高校要注重開發和設計教育通識課程,尤其要結合時代特點開發創新思維、網商創業等新課程,促使廣大學生可以結合自身需求和專業特點自由選擇相關課程;其次,高校要組織各個院系結合專業特點加強創新創業課程開發,幫助學生掌握創新必要能力和創業基礎知識,在課程內容設計方面,要突出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的關系,將教學知識與學生在社會中經常遇見的問題密切結合,促使學生可以在未來的職場中掌握資源、發現機遇、開展創新;最后,各個專業也要積極開展創新創業課程形式創新,積極引入翻轉課程、慕課、微課等新形式,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對教學評價體系進行不斷優化,提升評價的引導性和操作性。
2.3搭建實踐平臺
創新創業教育屬于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知識,更要具備相應的能力,因此,高校要在構建課程體系的同時,還要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提供給學生實踐的渠道和機會,進而提升其創業能力和創新意識,避免出現實踐實訓與理論教學脫節的情況。首先,高校要培育校園創業文化,在校內積極舉辦內容多樣、形式豐富的創業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各種創新實踐中,扶持學生創業社團,并且加強宣傳報告,在校內營造創業文化氛圍;其次,高校要積極拓展校友、企業和政府等創業資源,對當地知名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將其作為創新創業基地,并且邀請創業學生、創業校友以及企業家來校舉辦講座,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新指導和交流,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實踐平臺,調動學生勇于創新、敢于創業的熱情和積極性;最后,高校要為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的學生創業項目提供資源、技術、資金和場地的支持,發揮實踐教學和專業院系在創業項目扶持中的重要性,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符合專業發展的創業項目,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到學生創業中,給予其專業方面的指導,通過課題合作和項目研究等方式,提升學生創業能力和創新意識[3]。
2.4優化教師團隊
高校要通過各項有效措施構建創業創新型教師團隊,首先,要將具有文化創意、財會金融、信息技術以及企業管理經歷的教師融入到創業教育團隊中,優化現有教師結構,提升教育的針對性和層次性;其次,高校要積極從社會中吸納具有學術背景和創業經驗的成功人士為兼職教師,例如政府官員、創業校友以及企業家等,向學生傳授創業經驗和知識,并且為學生提供創業幫助和咨詢;最后,高校要鼓勵教師開展創業教學科研,并且從資金、制度和政策三方面為其提供保障,實現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的深度融入[4]。
3、結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構建創業型社會的大背景下,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化改革,對促進地方高校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具有積極意義和關鍵作用,因此,地方高校需要給予其要高度重視,采取有效路徑和舉措改革創新創業教育,為地方社會繁榮和經濟建設輸送更多的應用型、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吳愛華,侯永峰,郝杰,占藝,汪凱.以“互聯網+”雙創大賽為載體 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17(01):23-27.
[2] 崔玉平.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經濟意義和行動條件[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5):85-93.
[3 路貴斌.基于協同育人理念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研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9(04):73-76.
[4] 李月云,楊文藝.強化協同:新建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路徑選擇[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6(02):56-60.
項目來源: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應用型大學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研究——以云南工商學院為例》(項目編號:2017ZZX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