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月珍
(江蘇省常熟市辛莊中學,江蘇常熟 215500)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經(jīng)常會聽到學生發(fā)出這樣的感嘆:“閱讀難,難于上青天。”這不禁讓筆者感慨頗多:教師所提供的閱讀材料都是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可為什么他們閱讀起來那么困難?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沒有合適的閱讀方法,不能快速地理解和把握材料的主旨嗎?究其原因,是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不高。那么,應該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呢?筆者結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德國著名教育家曾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1]。”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閱讀的巨大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能從內(nèi)心深處真正地愛上閱讀。教師要以課堂為抓手,幫助學生獲得成功的閱讀體驗[2]。例如,教授8A Unit 5 中Wild animals一課時,著眼于學生的閱讀,筆者設計了如下環(huán)節(jié):讀一讀課文,找出破壞環(huán)境和保護環(huán)境的詞組及句子;自讀有關語句,完成給定的填空題;試著流利地朗讀課文,歸納課文的段意;用一分鐘背下重點的詞句等。學生通過讀、思、議、說等途徑,都能獲得成功的閱讀體驗,并且樂于表達,能積極地投入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有了興趣自然會有主動探索、思考和鉆研的動力。閱讀是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重要工具。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興趣著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興趣中產(chǎn)生對英語閱讀的喜愛,從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的英語學習不再停留在書面化,而是可以在閱讀中不斷訓練英語知識與英語技能,進而達到提高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最終教學目的。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性科目,其單詞與語法的積累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打好基礎,才能開展更加深入和更復雜的英語學習[2]。課本作為教學中重要的輔助工具之一,是由許多專業(yè)教師匯編而成的,里面的知識都是濃縮的精華。在授課時,教師必須了解初中學生正處在浮躁的青春期,教師在督促學生進行詞匯、語法積累時要注意教學方式,選擇貼近學生喜好的形式開展教學。初中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在提高學生閱讀基礎的過程中,可以使用拋磚引玉的方式,用某些優(yōu)秀外國名著的小故事或者小段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在這種求知欲的驅使下自然會主動去閱讀相應的書籍來解決自己的疑惑。這不但能熏陶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還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例如,在教學7B Unit 1 當中 Dream homes這一課時,筆者讓學生用簡單的英語句子表達自己的夢想。但發(fā)現(xiàn)由于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很多學生在進行口語表達時有磕磕絆絆的問題。為了改善這種狀況,筆者給學生布置了每周閱讀一本課外書的任務,給學生推薦了《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五個孩子和沙精》《愛麗絲漫游奇境記》等課外書,讓學生自由選擇;同時,定期檢查學生的閱讀成果:讓學生閱讀完成后,用英語寫一小段讀后感。這種有目標、有方向的課后閱讀督促,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基礎,讓學生由淺到深、由弱到強逐漸提高閱讀能力。
根據(jù)長期的英語教學實踐證明,學生閱讀能力的強弱,與學生閱讀習慣的好壞是有著巨大關系的[3]。初中學生年紀尚小,雖然理解能力與思維能力都比較差,但卻是良好學習與閱讀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對學生日后的生活學習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傳授學生相應的閱讀技巧,讓學生學會“對菜下飯”,根據(jù)不同的文章與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閱讀技巧,從而讓學生的閱讀能力與閱讀效率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教師在講授一篇新課文前,可以讓學生運用自身所學知識先進行一次閱讀,遇到生詞與不會的詞組時,做出相應標記;在通讀完整篇課文后再翻閱詞典學習生詞。這種方式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略讀”能力。學生若是基礎能力薄弱,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朗讀”。大聲、有力地對熟悉的課文進行閱讀,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敢于動口。不同的學生學習情況、學習進度都不一樣,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個人特征對他們進行閱讀技巧的培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初中生活潑好動,有著很強的好勝心理與無窮無盡的精力。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將這種心理狀態(tài)投入到英語學習當中,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在愉悅的心情與歡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英語知識,進而提高閱讀能力。閱讀作為一項鍛煉學生認知能力與語言運用能力的活動,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很容易陷入枯燥、死板的誤區(qū),導致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而游戲教學作為新興的一種教學方式,很好地契合了當代學生好玩、好動的心理特征,對活躍課堂氛圍起著重要的作用。如今早已不是過去“談游色變”的年代,游戲教學已成為教師開展教學工作時的重要輔助工具。將游戲設置在課堂中,不但能很好地集中學生課堂的注意力,還能塑造更加活潑、互動性強的課堂氛圍,進而提高課堂整體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授7A Unit 7 當中 Shopping這一課時,為了讓課堂更加活躍,也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與閱讀能力,筆者設置了如下課堂英語游戲:首先讓學生閱讀課文,然后進行分組,每個小組兩人,一人扮演買家,一人扮演賣家,并對shopping的過程進行改編型對話;改得最有趣、對話最流暢的小組獲得最終勝利。這種英語游戲給學生提供了更加自由的空間,能讓學生盡情地釋放自我意識,而且,拋棄了傳統(tǒng)的教師主導學生的方式,而是轉變?yōu)閷W生自主掌控英語。學生將英語“玩”起來,在玩的過程中不斷鞏固自己的英語知識,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總之,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需要長期、反復積累與訓練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善于引導,采用多種方法。鼓勵學生積極閱讀,幫助學生構建更加豐富、活潑的英語課堂,最大限度地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盡情地享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