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妙英
(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鰲陽中學,福建 寧德 355500)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繼續沿用“一言堂”“滿堂灌”“齊步走”等傳統教學模式,“霸占”課堂主位,學生只能機械地跟著教師的思想走,被動地接受英語知識,完全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我發展,課堂氣氛枯燥、沉悶,跟別說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了,這嚴重阻礙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提高。因此,借助信息技術改革當前教學模式迫在眉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信息化課堂教學,對改革英語教學模式有著積極地意義。那么,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相融合有何益處呢?
科技時代已經來臨,教學信息化是必然的趨勢。經過多年英語教學實踐,筆者發現教師若將目光只聚集在課堂上,學生很難有突破性的進展,能掌握的英語知識少之又少,并且會出現“吃不飽”“消化不了”的現象,致使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腳步。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借助信息技術拓展課堂知識容量,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英語知識進行搜集、整合,開闊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在實際教學中,筆者借助AnyShare軟件的私有云存儲,面向移動辦公,給學生建立一個英語資源共享平臺,增加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拓展學生的視野,有助于學生英語知識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比如,在教學《Unit8 The Season and the Weather》中“How is the weather in winter”時,為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本 課 句 型“How is the weather in……”“It’s a good season for…….”和“It’s a good time to……”等,并借助這些知識表達有關季節和天氣,了解各季節適合做的活動,談論自己最喜歡的季節及原因,筆者事先借助網絡搜索、整理出有關季節的相關知識,并將其上傳到AnyShare軟件中,讓學生進行觀看,實現英語學習資源的共享,借此以增加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閱讀文本,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英語水平和能力,也為教師打造高效課堂提供可能。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動力。因此,學習英語最好的刺激便是對英語產生強烈地學習興趣和欲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想要將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教學進行有效融合,就必須結合相應的英語教學內容,挖掘其中的趣味化教學元素,選擇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只有學生對英語產生學習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進行英語學習,將“要我學”英語逐步向“我要學”“我愛學”英語方向轉變,為教師提升教學效率提供可能。多媒體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入駐,突破了以往英語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借助其聲文并茂、圖文共存的優勢創設有效地英語教學情境,將枯燥、乏味、抽象、難以理解的英語知識以更加生動、直觀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視覺、聽覺等多重感官進行有效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接受、消化英語知識,令英語教學變得新穎、有效,進一步培養學生英語的口語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和創造力,英語課堂教學就可想而知了。比如,在教學《Unit5 Our School Life》 中“Topic1: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一課時,筆者為更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筆者借助多媒體播放有關Beijing/Shanghai/Guangdong等地的視頻,并展示相關乘坐的交通工具圖片,如“bus/car/plane”等,讓學生在多媒體創設的生活化教學情境中,學會運用“I usually come to…….by……”等句型進行口語交流,借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教學的質量。
以上是筆者的粗鄙建議,望廣大教育工作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