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梅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王母渡中心小學,江西 贛州 341000)
生活化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創設生活化情境以及組織生活實踐活動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在這一教學模式的作用下,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學習興趣均能得到顯著提升,這對其學科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由于多媒體技術能夠將聲音、圖片、動畫等多種生動、形象的資源結合在一起,所以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基于生活化教學理念,靈活利用多媒體技術去創設情境。如,在組織學生學習《觀察物體》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大屏幕,為學生展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如本地的公園、火箭、宇宙飛船、坦克等等,或者結合學生喜歡看漫畫這一特點,為其展示一些漫畫人物,然后引導學生分別從正面、左面、上面對相應的事物或人物進行觀看。由于這些事物和人物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其注意力勢必很容易地被集中在一起,從而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實踐活動能夠促使學生利用自身所學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能推動其理論聯系實際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對此,教師應在平時積極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一些綜合實踐活動。比如,當完成《小數加減法》的教學以后,教師可聯系學生家長,為自家孩子布置一些采買任務,如買菜、買衣服、買文具等等。學生在采買的過程中,要記錄下相應物品的價格、自己所帶的金額等數據,并且要在本子上記錄下必要的計算過程。在這一活動的作用下,學生的計算能力必然能得到相對充分的鍛煉,與此同時,學生還能獲得生活經驗的積累。
總而言之,生活化教學是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質量的好方法。所以,身為小學數學教師的我們,應該對這一方法予以充分重視,在平時,加強對該教學理念的研究,積極學習在實際的教學中貫徹該理念的方法,以便能在后續的教學中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功用,從而為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