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雅茜
(廣西來賓市忻城縣思練鎮中心小學,廣西 來賓 546202)
當前新課標背景下,身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應當結合時代特性,積極探索符合現代教育發展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完成角色調整以及優化教學過程,決不可像傳統教學模式一樣,刻板教學,而應當立足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內在需求,從而不斷提高自身教學素養。具體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教師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師的教學觀念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發展以及自身的教學水平的提升。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遵循“以學生發展為主”的思想觀念,拓寬語文教學途徑,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以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古語有:“師者,傳道受業解惑者也?!苯處熓菍iT從事教育教學活動的角色。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去調整自身的角色定位,從“傳道者”向“良師益友”的角色轉變,跟學生建立朋友式的教學關系,營造寬松的課堂環境,從而使學生真正放得開去學習。
優化教學環節是新課標下評價教育教學是否達到預期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所以,語文教師要采用科學優質的教學方法不斷優化教學環節,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以識字教學為例,優化教學環節的教學方法具體如下:
1、卡片識字。發揮小學生形象思維的優勢,利用生字卡片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生字。
2、生活取材。給學生布置課下識字任務,引導學生留心周邊事物,生活中識字。如逛街、廣告牌校園宣傳欄以及電視、電影字幕等等。比一比看誰學得字多,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3、游戲識字。游戲是兒童的天性,解放學生的天性,將游戲與識字結合起來。如“識字比一比”活動,規定時間,讓學生識記生字;隨后,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比拼,看哪個小組認得字有多又準。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要立足新課標教育理念,不斷革新教學觀念,優化教學環節,為學生打造靈動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學出興趣,學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