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蜜,楊小麗,郭 霞,楊麗薇
(海南省林業科學研究所,海南 海口 571100)
木油樹(AleuritesmontanaLour)又名千年桐、木油桐、山桐,為大戟科(Euphorbiaceae)油桐屬(Vernicia)落葉喬木,是我國特有的工業油料樹種,多栽培在華南亞熱帶丘陵山地,主要栽培區在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南方省區[1]。木油樹是一種速生樹種,栽植容易,抗逆性強,生長速度快,并能生產木本油料用于提煉生物柴油(干種仁含油率達60%~70%,掛果時間周期可達70~100年),是用材林、生態公益林、生物質能源林的優良樹種[2]。
木油樹主要以播種的方法繁殖。在建陽市林木種苗站康盛苗圃開展的育苗試驗綜合研究結果表明,在春季4月前,用溫水浸種后,選擇向陽、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土整地作床,播種30株/m2左右較為適宜[3,4]。
用扦插育苗方法繁殖木油樹,可以保持木油樹優良特性,對于開展其良種快速繁殖有重要意義,但目前木油樹扦插生根仍是比較困難的。農韌鋼在廣西的研究表明,在冬季用300 mg/L的IBA浸泡一年生頂梢插條12 h,并加入一定濃度的蔗糖液,插條生根率最高,達46.7%[5]。
木油樹為雌雄異株,有50%~60%的雄株(雄株只開花、不結果),目前人工栽培的作為油料林的木油樹實生林中雄株比例達90%,而合理的雄株比率為5%左右,促進雌雄株比例合理化,對于提高林分產量與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實生苗子代變異大、性比難以控制,扦插和嫁接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植株性別,由于扦插育苗較為困難,嫁接在有效控制雌雄株比例的同時,可有效提高苗木質量及其后期生長速度,因此在生產中主要采用嫁接育苗技術以保持木油樹的優良特性。
木油樹的嫁接繁殖主要采用切接、劈接及芽接[6]。汪本里等[7]采用吲哚丁乙酸(IBA)、萘乙酸(NAA)處理進行木油樹雌株高空壓條試驗初步獲得成功,且生根率很高。陳道慶[8]采用降低嫁接部位、近接口斷砧和砧木埋土等改良的嫁接方法,嫁接成本低、不需特殊處理、易于推廣。劉建斌[9]的嫁接育苗試驗初步得出,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影響因素為激素種類,2個芽眼、200mg/LNAA處理下苗木成活率最高,接近80%。梁仰貞、梁俊榮等[10,11]用嫩苗嫁接法嫁接,成活率95%以上,且操作簡便。從在湘南地區的嫁接結果綜合來看,在秋季采用半木質化綠色枝條進行切接,成活率可以達到75%左右[12]。
張新的觀察記錄顯示,6月中旬至9月中旬是木油樹的苗木生長高峰期,9月下旬基本停止生長,適量追施P、K肥,可以促進苗木直徑生長和苗木木質化[3]。韋如萍等(2005)[13]用稀土對木油樹的種子及其幼苗進行處理,發現清水浸種7d,300 mg/L混合硝酸稀土溶液浸種1d后,再用50~500 mg/L混合液噴施葉片,對促進幼苗生長效果最佳。肖應忠[14]用Logistic方程擬合1年生木油樹的苗高及地徑生長規律,發現影響苗高生長的主要氣象因子是日平均氣溫,氣象因子與地徑生長關系不大。林晗(2016)、歐陽玉瑩(2017)等人[15,16]用木油樹內生真菌菌株對幼苗接種,發現接種內生真菌有利于木油樹的幼苗生長和營養元素積累。
木油樹材用林或材油兩用林適宜的株行距為2 m×2 m,但純林群落內植被種類和個體數均較少[17]。在生產實踐中杉木常與木油樹混交造林,雖然杉桐混交林的競爭強度高于同齡純林,但隨林齡增長,其強度逐漸減弱,可在杉木平均胸徑達到30 cm前采取撫育、合理擇伐等人工措施降低競爭強度,加強對木油樹的保護,以促進杉木生長并獲得高產水平[18]。而且在杉木林中采用等高線帶狀間伐后套種木油樹,可形成線狀斑塊結構,有助于提高物種豐富度,增加林分的穩定性和抗逆性,經營效果好,木油樹生長良好,單株產果量較高[19]。杉桐混交模式下,土壤養分、土壤酶活性也高于杉木純林模式,土壤生物學性質更加完善[20,21]。
目前木油樹價值開發滯后、經濟效益不理想、產業萎縮嚴重,如何挖掘木油樹這一寶貴資源,發揮其在材料工業、化工、醫藥、生物質能源等領域的重要作用,推動木油樹產業成為符合市場需要、環境保護、國家戰略需求的大產業,是當前木油樹科技工作者的重大而艱巨的任務。目前在木油樹種質資源、育苗、造林及價值開發等方面仍有待更系統、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開展木油樹種質資源調查,收集各地木油樹優良材料,建立種質資源庫。同時,開展木油樹良種篩選,目前木油樹的良種較少,主要品種為‘桂皺’系列桂皺27號、1號、2號、6號和‘浙皺’系列浙皺-7、9、8號7個無性系,但木油樹是地域性強的樹種,需加強木油樹良種選育,繼續篩選適合當地種植的具有速生、早實、豐產、質優的優良種源、優良單株。
應用轉基因技術、雜交育種、細胞工程等生物技術培育新品種。應用傳統的扦插、組培等技術開展快繁技術研究,篩選成熟的最佳培養劑配方。在扦插育苗技術方面,雖然已有相關研究,但扦插繁殖的成活率依然不高。扦插繁殖可以保持木油樹優良性狀,控制植株性別,快速繁殖苗木,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進行多次多種扦插試驗研究,選出最適合木油樹扦插生根、生長的處理方法,探索苗期的濕度和溫度的管理等。
開展木油樹的定向培育模式的研究,構建木油樹林定向培育技術體系,將培育技術編制成適合于林農使用的科技指導書。加強木油樹混交林造林模式的研究,通過合理擇伐增加林分異質性、加強目標樹經營和修枝理論研究。探索在生態公益林限制性利用的條件下,木油樹在改造林分結構中的作用與具體應用,保證林分生態穩定性和生態效益的充分發揮,達到可持續經營的目的。
發展生物質產業是我國未來新能源開發和利用的新亮點,國家林業局已將挖掘林木生物質能源開發潛力列入林業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木油樹的桐油不僅可作為環保型高級油漆、油墨原料,更是重要的生物質能源,以其生態環保的獨有優勢,在新興能源市場上前景廣闊。因此,應重視木油樹的開發利用,對其價值應開展更長期、深入的研究。開展木油樹桐油深加工技術研究,加強煉油后剩余物的生物活性物質提取利用技術研究,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副產品等,提高木油樹綜合利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