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麗
(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管理處,江蘇 南京 210000)
伴隨生態文明的理念深入城市建設發展中,城市綠化的重要性已被政府各級領導和市民形成共識,作為城市中非常重要的綠化系統,園林在保護生態環境、提高城市美觀性等方面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目前,國內的園林綠地建設,在理論上規劃設計、施工建植、養護管理 3個環節的關系非常密切,“三分種,七分養”的觀點得到園林工作者的認可[2]。可見,園林綠化養護工作在整個園林綠化工作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有效的養護工作是保證園林綠化工作成功的關鍵[3]。因此,對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展開思考,總結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能夠提升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水平,提高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助于園林綠化養護長效化管理,進而推動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步伐。
部分園林養護單位對于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不夠重視,主動開展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的積極性不高,突出表現在對園林綠化養護問題進行單一的問題整改,沒有由點到面全面推進的意識。
其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①園林綠化養護工人的年齡分化很大,老齡化作業人員具有普遍存在性,園林綠化養護范圍受到局限,影響整體的園林綠化養護效果;②園林綠化養護工人的專業技能有待提高,養護人員理論基礎知識欠缺,實踐操作能力不強,養護的成效不高;③園林綠化養護工人的規范操作意識不強,野蠻粗暴的作業方式時有出現,如高大樹木枝干修剪不規范,撕扯硬拽情況時有發生。
部分園林綠化養護單位雖然制定相關的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制度,但是在日常園林綠化養護工作中,比如除草、施肥、修剪、澆水、病蟲害治理等并未按照相關要求如期實施,相關管理制度形同虛設,未能落地實施。
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本身是一項系統性和長期性的工作,日常的園林景觀維護,換植苗木的儲備及養護工人的技術培訓等都需要經費的保障支持。園林養護工作在開展過程中,由于資金匱乏,養護設備較為落后,直接導致園中雜草旺盛、植物長勢衰弱、病蟲害頻發等問題出現[4],受制于人工和物資材料成本的不斷提高,養護管理經費的缺口無法開展一些養護方案和管理措施。
雖然人們的愛綠護綠意識較以前有了很大地提高,但部分人群仍缺少必要的保護意識,隨意踐踏綠地、摘花摘果等現象時有發生;對園林綠化相關的管理規定視而不見,綠地內亂停亂放、樹體釘掛等不文明行為都會對園林綠化植物造成傷害。
隨著園林綠化市場競爭機制地不斷推進,園林綠化養護的監督考核工作勢在必行,可以將園林綠化養護監督考核分為事前、事中和事后3個階段開展實施。事前指招投標階段,園林綠化管理單位應有敏銳的洞察力,擺脫長官意識,避免不正當競爭對園林市場的干擾,促進園林行業提高整體素質。事中指實施園林綠化養護階段,園林綠化管理單位定期對養護單位進行考核,采取園林綠化養護成效為主,臺賬資料檢查為輔的考核方式,實施相應的獎懲機制,鼓勵技術創新和實踐,促進園林綠化養護單位認真落實養管制度,提高養管成效。事后指園林綠化養護服務期結束后,園林綠化管理單位應制定一套評判標準,對園林綠化養護單位在服務期履行的職責進行客觀評判,評判結果直接影響園林綠化養護單位能否有資格參加園林綠化管理單位組織的新一輪園林綠化養護競標工作。通過事前、事中和事后3個階段的把控,園林綠化養護單位競爭意識、服務意識會有所提高,有助于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養護人員是進行植物養護工作的操作者,其行為直接影響到植物的生長狀況[2]。園林養護工作主要包括除草、澆水、施肥、修剪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需要加強對園林植物的科學管理,掌握不同科屬植物的有利條件,保證其健康生長[5]。所以,園林綠化養護人員的專業技能不僅影響植物的生長狀況,也對園林景觀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加強園林隊伍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園林綠化養護單位應促進養護隊伍年輕化發展,貫徹宣傳園林綠化養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地方標準和行業規范,積極組織園林綠化養護人員進行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操作技能的培訓,熟練使用園林綠化養護新技術和新設備,掌握園林植物修剪和病蟲害防治相關的理論知識,加強新老員工的經驗交流,切實提高他們的理論認知能力,強化他們的專業素質,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從而能夠很好地解決綠化養護中的實際問題。
園林綠化養護單位還應視實際情況,不定期的舉辦園林綠化養護相關的各類活動,比如舉辦園林綠化養護專業技術比賽,提升園林綠化養護人員的專業技能;成立園林綠化養護巡查小組,對不同養護區域的成效進行評比,獎勵先進鞭策后位,調動園林綠化養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在城市園林建設過程中,園林規劃設計作為首要工作,其重要性顯而易見。園林規劃設計應充分結合當地氣候特點、栽植地土壤特性、植物的生長習性及園林美學等因素,科學合理地做好植物種類的選擇和配置,比如植物栽植密度應適宜,種植密度過小達不到理想的綠化效果,種植密度過大時不僅浪費植物材料,還會影響植物的健康生長,提高病蟲害的發生概率。所以,科學合理的園林規劃設計,既要滿足綠化的短期視覺效果又要兼顧長遠利益,這樣既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養護管理的工作量和費用[6],又能使得園林景觀功能得到最大化發揮。
此外,園林規劃也要考慮人性化設計,體現以人為本,部分損綠毀綠行為是由于園林規劃設計未能切實考慮人的因素而導致。因此,人性化的園林規劃設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人為踐踏而造成的黃土裸露問題,減少植物換植幾率,降低園林綠化養護的運作成本。
相對于園林綠化建設,園林綠化管理單位對園林綠化養護的重視程度不夠,“重建設,輕管理”的意識尚存。園林綠化管理單位需要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觀,本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重視園林綠化管理工作,適當增加園林綠化養護資金,并全力支持且監督企業的園林綠化管理工作。有關資金的投入和分配,園林綠化管理單位也需要進行科學的規劃:①科學預算。根據綠地的類型和范圍,結合園林綠地養護分級標準進行估算養護費用;②過程監督。與園林綠化養護單位簽定責任書,跟蹤資金使用情況,確保資金專款專用,避免其非法挪用資金;③落實任務。在正式的綠化養護過程中,可選用分級管理,分段養護的方式,將養護的任務落實到個人,使養護工作有序開展,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資金的不合理利用[4]。④鼓勵創新應用。園林綠化管理單位應鼓勵園林綠化新技術的試點應用,促進園林綠化養護工作可持續發展。
雖然公民的愛綠護綠意識已有很大提高,但毀綠行為仍時有發生。愛綠護綠宣傳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地推進下去。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愛綠護綠的公益廣告可以通過自媒體的形式深入宣傳推廣,積極開發愛綠護綠方面的小游戲,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喚起人們對生態建設的關注,增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意識,激發人們參與生態建設的積極性,鼓勵公民積極加入愛綠護綠自愿者行列中,讓人人都能夠有機會成為城市綠化成果的守護者,共同營造綠色家園,形成全社會自覺愛護環境的良好氛圍,推動生態文明社會化進程。
隨著生態文明社會化的快速推進,城市園林得到前所未有地快速發展,城市園林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漸得到認可,人們對城市園林綠化養護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日常的園林綠化養護工作中需要及時發現并糾正影響園林管理的不良因素,不斷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倡導技術創新,促進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的長效化發展,從而實現城市園林綠化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