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光勛
(桂林市陽朔縣林業局,廣西 陽朔 541900)
我國有著豐富的森林資源,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但是由于資源利用方法存在問題,對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主要表現在森林胡亂采伐問題上,而源頭管理又是控制森林資源開采的關鍵[1]。所以,必須抓好森林資源源頭管理,才能有效控制森林資源消耗。針對這一問題,國家設置了一些森林資源源頭管理方案,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從中發現一些問題,本文將針對這些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相應解決對策。
森林資源源頭管理指的是森林資源開采管理,嚴格按照國家森林資源管理方案執行的源頭管理方法,主要管理內容包括森林砍伐規劃、上報、審批、實施管理等[2]。通過調查可知,雖然我國在森林資源砍伐審批方面控制比較嚴格,但是仍然存在批少砍多情況,甚至存在不報就砍情況,突顯林政與森林公安管理銜接問題。
為了加強森林資源源頭管理,本文將分析森林資源源頭管理存在的問題,將其作為管理方案制定依據。
我國林政管理部門在審批森林砍伐申請項目書時,嚴格按照國家要求合理審批,控制森林資源砍伐數量。但是項目負責人為了謀取更多利益,不按照審批報告書中的數量砍伐,而是超出了很多。據統計,截止到2017年底,項目實施過程中,實際砍伐數量超出砍伐審核數量大約25%,對森林資源造成較大損失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嚴重威脅[3]。因此,我國森林資源源頭管理存在批少砍多問題,不利于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由于部分樹種數量較少,未通過審核。而該樹種會給砍伐人員創造較大利益,為此,砍伐人員想到了跨樹種砍伐辦法,即遞交砍伐申請樹種類型與實際砍伐樹種類型不符,利用審批書獲取森林砍伐權利,當森林公安管理松懈時,砍伐其他種類樹木,從而獲取更多利潤。據調查,這種行為在我國各大森林資源豐富地區出現頻率越來越高,必須嚴懲,否則后果嚴重。
除了項目審批砍伐途徑以外,部分砍伐人員為了謀取私利,不報批私自砍伐,這樣可以降低森林開采成本,這正是吸引不法砍伐人員之處,導致很多人為了謀取私利,私自砍伐樹木[4]。雖然人均砍伐樹木總量較少,但是砍伐人員基數過大,對我國森林資源管理造成了嚴重影響。
大部分私自砍伐樹木人員看重的是樹干,利用電、油鋸伐倒樹木以后,裝運樹干販賣,樹兜留在原地,原因是樹干價格較高,根據樹木種類的不同,單價不同。隨著我國森林資源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由于資源越來越少,為了謀取更高利潤,很多砍伐人員連樹兜都不放過,亂砍濫伐后立即將樹兜都挖走,一同販賣,不僅如此,樹兜一并挖走還有一個目的是為了不被森林公安人員發現,讓管理人員認為此處并沒有砍過樹木,即便發現了,也失去亂砍濫伐憑證,也就沒了立案的依據。據調查,這種現象在南方的集體林區發生頻率越來越高。因此,我國森林資源源頭管理存在亂砍濫伐后立即將樹兜都挖走問題,不利于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近年來,我國林業資源逐漸減少,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林業資源正在被螞蟻搬家砍伐方式吞噬,加大了森林資源管理難度。螞蟻搬家方式指的是一些砍伐人員,想砍伐某地的林木,又不想通過審批后再砍,或由于種種原因通不過審批,就想出“今天砍點、明天砍點,這里砍點、那里砍點”,并偷運輸到其他區域販賣,從中獲取利益,森林公安人員查獲后,也達不到立刑事案標準,以此逃避法律制裁。這種砍伐方式在嚴重吞噬著森林資源,如果不及時采取管理措施,必將給我國森林資源管理造成嚴重威脅。
隨著社會對礦產的需求量增加、房地產發展、建筑業對沙石土需求量增大,有些不法開發商、私營人員就對林地動起了歪腦筋,不經審批就亂占林地、在林地上亂釆、亂挖,致使林地受到嚴重破壞。
市場對野生動物需求量越來越大,價格也大幅度上漲,造成獵人亂捕亂獵野生動物,不法商人為了追求最大利益,非法收購、運輸、出賣野生動物,致使野生動物大量減少,甚至有些物種到了瀕危的危險。
為了嚴禁亂砍濫伐,我國設立了林政管理部門和森林公安部門,利用這兩個部門來管理森林資源。其中,林政管理部門負責審批森林資源砍伐項目,森林公安部門負責監督管理。經過調查分析可知,兩個部門之間缺少配合,在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缺乏溝通,各行其事,導致砍伐人員鉆空子,出現了批少砍多、跨樹種砍伐,或不批就砍情況。因此,在未來管理當中,應該注重兩個部門之間的良好配合,不給砍伐人員鉆空子的機會。
針對上述問題,從以下4個方面提出森林資源源頭管理對策。
針對批少砍多、跨樹種砍伐或不批就砍問題,筆者根據自身多年工作經驗,提出建立森林資源小班臺賬策略。小班臺帳記錄因子全面、具體,在砍伐過程中,嚴格核對樹木砍伐數量是否與項目申請書中的數據吻合,并查驗運輸車輛中的樹木數量,從而確保實際砍伐樹木不高于項目書審批數量。另外,還需要核對砍伐樹木種類和項目書審批中的樹木種類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立即阻止砍伐行為,并向上級領導匯報,如果無誤,則嚴格監督砍伐數量。以上兩項監督檢查工作,都需要做好記錄工作,形成森林資源小班臺帳,從而避免批少砍多、跨樹種砍伐問題出現。
針對亂砍濫伐、不報批就砍伐、亂砍濫伐后立即將樹兜都挖走問題,本文提出完善巡邏的構建方案。這種解決方案是采用巡邏的方式,看守森林資源,以完善的巡邏體系,來降低森林資源被盜伐濫伐頻率。在實際管理當中,需要根據森林資源分布情況,合理分配巡邏工職人員,采取倒班方式,將巡邏工職人員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規定時段某一特定范圍的森林資源安全,這種巡邏方式可以保證工作人員在精神飽滿的狀態下巡視,并且巡邏時間銜接恰當,不會給伐木人員提供連片盜砍濫伐的機會,從而避免亂砍濫伐情況發生。另外,對于樹兜一并挖走問題,則根據巡邏區域劃分各個子區域樹木總數量來判定,在交接班時,需要根據樹木種類不同,統計區域樹木總數量,并記錄,將其作為森林資源管理依據。這種做法可以幫助巡邏人員獲取樹木被砍信息,通過加強此區域巡邏來降低樹木被砍頻率。
上文提到林政部門和森林公安部門之間溝通較少,給砍伐人員可趁之機,編造砍伐樹木種類和數量,來謀取更多利益。為了解決林政和森林公安之間管理脫節問題,本文提出建立本轄區信息平臺解決對策,利用該平臺建立兩個部門之間的溝通橋梁。林政部門將通過審核的項目文件發送至平臺共享區域,由森林公安部門管理人員自行下載,這樣在監督過程中,森林公安部門就可以按照下載文件中的樹木種類和數量嚴格監督,避免林政和森林公安部門銜接不當,導致批少砍多、跨樹種砍伐問題出現,促進森林公安及時監察監督。在實際管理過程當中,森林公安部門通過本轄信息平臺獲取實時項目審批相關信息,此部分作為森林資源管理的主要依據,另外,調用系統數據庫中的管理條例,將兩者結合起來,共同監督森林資源開發。
針對螞蟻搬家的砍伐方式問題,本文提出增加森林公安人員配置,加強森林公安的查處力度解決對策。由于螞蟻搬家砍伐方式參與人數較多,即使發現此行為也不容易管理。對于該問題,根據區域森林資源實際管理情況,適當增加森林公安人員配置,保證該區域工作人員數量可以應對森林資源砍伐人員,避免寡不敵眾情況發生,更好地治理區域森林資源,解決森林資源源頭管理問題。另外,查處力度的加強也有助于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在現有管理方法基礎上,依法加強處罰力度,讓非法伐木人員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沒有膽量再次越界,使得森林資源源頭管理方案更加完善,實現源頭管理方案構建的真正含義。
本文主要對林政資源源頭管理存在的問題展開研究分析,通過訪問調查,結合自身多年工作經驗將問題歸為6類,包括批少砍多亂砍濫伐問題、不報批就砍伐情況問題、亂砍濫伐后立即將樹兜都挖走問題、螞蟻搬家的砍伐方式問題、林政和森林公安之間管理管理脫節問題。為此,從4個方面出發,提出6項問題解決對策。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為森林資源源頭管理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