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吉
(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顏港小學,江蘇常熟 215500)
小學語文中的閱讀和寫作是小學生學習的重點所在,因此教師普遍注重閱讀和寫作。但是,單獨的閱讀或寫作練習均不利于小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高,所以需要利用一些有趣或新奇的方法吸引學生,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從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進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小學生可以接受閱讀,但是對于寫作,小學生都有一定的抵觸心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地設計一些有趣的閱讀,并讓學生寫一寫閱讀的感受或后續,以這些方式吸引小學生,讓小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從而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寫作興趣[1]。例如,以《哪吒鬧海》為例,教師利用多媒體在課前播放哪吒鬧海的動畫情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在學生觀看途中設計幾個有關文章重點的小問題,讓學生帶著思考問題觀看,看完之后再去引領學生學習課文,課后讓學生寫一篇作文。教師可以事先告訴學生一些思路,如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細節特征。這種方式既新奇,又不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使得學生對閱讀課文和寫作產生興趣,還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閱讀書籍的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共讀,這樣教師既起到了榜樣作用,又可以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友好關系。不過在書籍的閱讀中,教師要講究閱讀方法,讓學生選擇一些自己喜愛的書籍來閱讀,然后讓學生寫一篇觀后感[2]。閱讀方法如下:首先,教師把一些閱讀中的經典語句抄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背誦積累下來。其次,教師可以把閱讀中的一些有趣的情節或者很有內涵的情節拿出來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這些情節,猜想情節的發展。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還可以引導小學生熱愛生活。
為了實現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每天引導學生擴大閱讀書籍量,并且在班級中開設閱讀會、閱讀一角。教師在閱讀會和閱讀一角開展時,要求學生必須閱讀多少內容,然后讓學生根據閱讀完的內容寫一段總結和感受[3]。以《西湖》為例,教師要求學生閱讀課文前五段內容,然后寫一篇三百字的總結及感受,最后教師再把后面的內容給學生大概講一講,讓學生自己想象西湖,寫一段關于想象中西湖的文章。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閱讀、寫作,還可以增強小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教師的互動,進而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從課文中提煉一些重點的詞匯或情節,去引導小學生學習閱讀并且完成寫作。以《誰的本領大》為例,課文先后講了風和太陽兩次比本領的故事。教師就可以通過這一則故事,讓學生聯想自己小時候都做了什么有趣的事或者像該故事情節一樣的事,并據此寫一篇作文,然后在課堂上分享。在此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價值與學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學習到人生的道理。
信息化的時代需要人們去創新思維,不斷地變化方法。因此,閱讀的方法和寫作相結合,我們也可以在閱讀時進行拓展寫作。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閱讀課外書籍或者課內課文的具體內容,進行一次寫生體驗。以《東方明珠》為例,學完這篇課文以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次課外寫生,如帶學生去博物館、圖書館、濕地,讓學生親身感受一下氛圍,然后讓學生寫一篇關于這些地方的作文。這種做法既可以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又可以增加學生的見識,幫助學生寫出更加生動、具有生命力的作文。
目前,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去引導學生學習,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要勇于創新、敢于創新,讓學生的閱讀與寫作真正融為一體。
[1] 張坤.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的契合點探究[J].新課程·上旬,2017,(22):51.
[2] 駱勝男.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途徑研究[J].課外語文:下,2017,(3):92.
[3] 尕永官.利用讀寫契合點提高學生綜合能力[J].甘肅教育,20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