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清明
(宜興市張渚桃溪小學,江蘇 無錫 214231)
眾所周知,小學生對知識、生活和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很強的,他們往往會在興趣盎然的閱讀中學到各種東西,體驗閱讀的樂趣。閱讀興趣和閱讀意義總是相輔相成的。那么,具體到課外閱讀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在明確閱讀意義和激發閱讀興趣方面雙管齊下,增強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信心,助力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進程。
語言能力是小學語文重點發展的能力,主要包括閱讀和說話能力、寫作能力等。加強課外閱讀,包括認知新知識、背誦、摘抄等,能夠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語言基礎和能力。具體而言,多讀、多背、多記、多寫,通過接觸課外讀物中蘊含的對話、交流情境以及多種多樣的語言組織形式,小學生將能夠將盡可能多的領域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營養,獲取更多的精彩詞句,獲得語言組織和表達方面的良好啟蒙,他們在說話、溝通交流、寫作等方面的表現也越來越好。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讀之路自小學始。教師可在教學中向小學生滲透各種“讀書成事”的典故,向小學生傳導勤于閱讀就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而通今的思想觀念,提振小學生的閱讀動力和信心,推動他們知識品位的提升。課外讀物是比課本更豐富的知識大百科,教師在教學中時不時地參入各種新奇的見識和知識,還可以有效地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此,這樣雙管齊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將能夠很好地拓展小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面,豐富和優化小學生的知識積累和結構,提升小學生的知識品味。
課外讀物是很多的,質量也參差不齊。因此,開展課外閱讀教學,教師還當注重指導小學生科學合理地選擇讀物。總原則可以定為:趣味、寬廣、合適、有益。其中的“合適”指小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要適應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有益”即指課外閱讀要有益于小學生健康、陽光、積極、快樂、科學、全面的發展。在校園,教師當向小學生推薦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讀物,并指導他們的課后閱讀,如《三字經》《千字文》《唐詩三百首》等;在校外,教師可聯同家長,推薦給小學生與生活和自然、心理等有關的讀物,并做好答疑解惑和監督指導。
在年級發展方面,教師可指導低年級的小學生多讀繪本、注音讀物、識字讀物、童話、漫畫等,指導中年級的小學生多讀寓言、古詩詞、動植物類的讀物等,指導高年級的學生多讀文學、史地、天文、科學等類的讀物,層層遞進、因勢利導,促進小學閱讀教學效率的穩步提升,使小學生的身心發育和認知發展節節攀升。
科學合理的閱讀方法可以使小學生的閱讀更加高效,因此,在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樣的方法指導小學生的閱讀,同時指導小學生掌握多樣的閱讀方法。
從比較宏觀的方面看,教師當采取故事激勵、樹立榜樣、師生同讀、讀物推薦等方法,并鼓勵和父母同讀、和小伙伴同讀,引導小學生好讀、愛讀、樂讀、廣讀。樹立榜樣方面,教師可在黑板報、文化墻上開辟一片屬于“閱讀能手”的欄目,并給以閱讀能手登臺表現的機會,激勵其他小學生。師生同讀,即師生可以相互推薦和借閱圖書,靜下心來共享閱讀快樂,有教師的加持,小學生的閱讀意識和地位將會得到有效的抬高。
具體的閱讀方法,教師要注意在課內課外的教學中向小學生滲透“善始善終”、善于檢查查閱、標記、摘抄評價、“保質保量”等的思想,教會小學生略讀、通讀、跳讀、細讀、詳讀、聯讀等的方法,使小學生會讀、善讀。
同樣地,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不但能夠強化閱讀教學的效率,小學生閱讀實踐的能力也將得到錘煉和提升。
課外閱讀的天地是非常廣闊的,它有助于豐富小學生的詞匯量、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擴大他們的知識面、開拓他們的視野、提升他們的思維水平和促進他們的心智發展,小學語文教師理應重視課外閱讀的教學,對小學生進行閱讀方向、方法和思維、實踐等的指導,保證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更加科學、合理、有序、高效,以有效地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