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霞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周溪鎮(zhèn)中心小學,江西 九江 332600)
引言:隨著教育的改革深化,小學語文朗讀越來越受關注和重視,同時對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僅不利于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也無法滿足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需求。針對這種情況,必須積極采用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幫其培養(yǎng)良好朗讀習慣,進而可在整體上提升小學生朗讀水平。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詞匯量是十分有限,而且認識的字、詞比較少,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朗讀效果的提升。在實際朗讀中,經常會出現(xiàn)詞語發(fā)音錯誤的現(xiàn)象。另外,在朗讀文章時,由于很多句子結構比較復雜,學生語言能力比較低,在長短句停頓方面經常出現(xiàn)錯誤。而且學生接觸文章比較少,對很多文章內容與情感不能完全理解,在實際閱讀中缺乏感情的融入。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小學階段正是培養(yǎng)學生朗讀興趣的最佳時期。因此,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采取有效的朗讀形式。由于傳統(tǒng)教學中,主要以單讀、齊讀形式為主,學生會感覺枯燥無聊,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必須要采取多樣化的朗讀形式。例如,可以采取比賽讀法、游戲讀法、兩兩對讀等[1]。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對新的朗讀法會比較感興趣,尤其是進行比賽朗讀時,學生會更積極主動的完善自己,對不認識字詞提前查找,以便能取得良好的成績。游戲朗讀法能讓學生感受到朗讀的樂趣,進而真正的喜歡上閱讀。而男女對讀也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方式,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廉頗藺相如列傳》這一節(jié)時,就可以運用男女對讀的方式,讓學生以舞臺話劇的形式開展對話,一個同學扮演廉頗、一另個學生扮演藺相如,其他學生擔當獨白部分,這樣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氛圍,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而且對其朗讀水平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義。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之所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師的指導不到位。小學生接觸朗讀的時間比較短,還沒有掌握有效的朗讀方法。為了提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要對小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尤其是在小學生初讀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必須根據(jù)他們朗讀中存在的問題,給予合理化建議。在朗讀過程中,需要讓學生認識并了解文章的重點字詞,這樣不僅可以促使其順利朗讀,而且還有利于使其對課文形成整體性的感知,進而有感情的去朗讀文章,對其理解能力、朗讀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初讀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整體思路,對大體內容有一個了解。為了能夠讓學生帶著思考去讀,教師可以在朗讀之前,根據(jù)文章內容合理設計幾個問題,讓其帶著問題去讀,這樣既提升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又可以提升朗讀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朱自清《背影》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朗讀中,思考文章一共寫了幾次父親的背影,這樣學生可以有針對性的朗讀,而且還能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思路,能夠更好的對文章進行感知,進而可促使小學語文課程朗讀教學有效性進一步提高。
提升學生朗讀水平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而且還需要長期的訓練,只是利用課堂的時間進行朗讀,是難以對學生進行有效訓練的,而且也不利于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因此,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對學生朗讀意識的培養(yǎng)加以重視,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去朗讀,通過大量的朗讀不但可以拓展知識面,而且還會使其朗讀水平大幅度提升[2]。因此,教師需要重點培養(yǎng)小學生的朗讀意識。由于不同年齡階段興趣愛好不同,對文章需要也有所差異,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特點,為學生推薦合適的讀物。例如,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他們的語文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因此教師要推薦一些簡單好理解的文章,或者插圖多一些的書籍,這樣能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可以引導學生看《石頭湯》、《十萬個為什么》、《海底兩萬米》等書籍。而小學高年級學生應該讀一些理解難度較高的書籍,例如,《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青鳥》等。同時,還要為學生搭建分享平臺,確保其朗讀熱情,提升其朗讀意識。
結論: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中,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朗讀意識,加強指導,讓學生在初讀時形成整體感知,而且還要采用多種朗讀形式,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進而可減少朗讀錯誤發(fā)生,還有利于提升學生朗讀水平,對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