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燕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楓下小學,廣東 廣州 510555)
為了使小學生學習英語更系統化,全面化,而不是片面化,而小學開設英語課堂班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起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打好發音、聲調的基礎,最終使學生學以致用,具備初步使用英語的能力,而本人就現在國內英語教學現狀進行探究,如何使小學生初步掌握英語。
閱讀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基于我國目前大環境下,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并且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上課基本上都是圍繞應試教育的方向照本宣科,小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用的到英語的地方基本上就是在課堂上面,很難形成系統化。并且小學生剛接觸英語,導致英語詞匯量不足,但是英語閱讀的語句、文章本身就是由一個個詞匯根據語法組成完整的句子乃至一篇完整的文章。因此重視詞匯的積累是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基本條件。其次問題出現在小學生的身上,小學生擁有活躍的思維,以及強大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是最合適英語語言打基礎的階段,可是小學生年紀小,愛玩是天性,但是學習一門語言,鉆研是必須的,否則最后也只能淪為“花架子”,應付考試而已。并且小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翻譯一篇英語文章的時候,只會逐詞的翻譯,并不會聯系上下文通讀,徹底理解全文,把握重點。因此,英語教師不但要課本的知識教授給學生,并且還要挑選合適的英語教材,用來培養起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興趣。小學英語的教學現狀導致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尤其是英語閱讀能力受到限制,教師想要改變現狀,就要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閱讀的能力,使英語教學順利進行。
想要提高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就必須改善現在的教學環境,而要改善當下的教學現狀,可參考以下三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興趣到了,學習英語閱讀才可以事半功倍。激發出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興趣是提高他們英語閱讀能力的前提。平時上課的時候,教師也不要照本宣科,而是有意識的對教材的內容進行組織和整理,結合不同的語境供學生閱讀。
這就是要案例教學,單純的照本宣科,再好的教材也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必須設置可以和生活貼近的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可以學以致用,不流于表面。畢竟只有貼近生活了,讓學生可以更有代入感。而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跟著學生的節奏來帶領學生學習,等到學生產生興趣之后,并且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后,可以讓他們自己去閱讀。
并且不要對他們的閱讀提太多的問題,目的是讓學生自主去多讀一些文章,發展他們對于閱讀的興趣。
以前的教學方法,一般是范讀、跟讀、自由讀、個別朗讀、齊聲朗讀等。但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美讀閱讀能力,現在可以根據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手段進行教學,例如可以設置對應生活的情景對話閱讀,安排學生一對一進行對話,在對話的過程中要強調學生用正確的語音語調進行對話,創設真實自然的語言情景,讓學生可以理解所學內容并通過交流、體驗與實踐,達到學以致用,既可以練習英語口語,并且加深了學生的閱讀印象。
并且開始閱讀之前,要學會引導學生看懂問題,知道問題問的是什么,然后帶著問題,閱讀短文,可以提高效率,節省閱讀時間,并且引導學生,遇到生僻的單詞的時候,不是立刻去查找字典,而是根據上下文聯系來推斷,根據整個句子的意思來推測這個生僻單詞的意思,這樣可以提高英語閱讀的能力。
小學生年紀小,愛玩多動是天性,一般做英語閱讀的時候能夠坐定一會,然后又開始東張西望,然后再繼續回來做英語閱讀,這樣不止是浪費時間,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可以縮短每篇文章的閱讀時間,可以有利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閱讀上面來,保持思維的高速運轉,促使其快速完成閱讀,并且閱讀的難度也可以隨著學生能力的提升而提升,讓他們可以始終保持著進步。
像是教師三分鐘就可以閱讀完的文章內容,之前給予學生十幾分鐘的閱讀時間,現在可以將時間壓縮到五到七分鐘,讓學生稍微感受到一些緊迫感,讓他們的閱讀思維更加集中,更加的專注,提高閱讀效率。
總結:當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由于教育方式不得當,造成如今整體教學質量不高,學生對于學習英語閱讀的興趣也不高,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應當能夠正視這些客觀存在的問題,通過改善教學策略,增強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興趣,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訓練問題策略,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素養,不斷鞏固和擴大學生的詞匯量,進而增強英語閱讀和實踐空間,促進英語的美讀閱讀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