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芳
(陜西省西鄉縣白龍塘鎮九年制學校,陜西 西鄉723501)
當代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過:班主任工作概括起來,只有兩件事,一是教學生做人,二是教學生做事。因此,在具體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也在努力踐行著,嘗試著以下幾點做法:
1.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養成熱愛清潔衛生的習慣。揚揚,豪豪倆名同學,每周一衛生大掃除時,幫助他們整理書包,書桌,教他們講衛生、愛整潔的方法,用了整一年的功夫,本學期兩名學生的書桌,文具的擺放和使用終于有了改觀。
2.養成珍惜別人勞動的好習慣。告訴學生:別人為我做任何事都不是應該的,我為別人做任何事都是應該的。要常懷感恩之心。漸漸地,學生學會了理解老師,體諒父母,幫助同學,愛護學習用品,能夠自覺維護班級衛生。即使偶爾有勞動任務,學生也能自告奮勇,積極主動,從不互相推諉。
3.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珍惜時間的習慣。經常與學生談心:“一個好習慣決定人一生的成就!”剛剛進入三年級的時候,因為不適應,學生的一切幾乎成了一鍋粥,每到下午最后一節課時,多數學生將書包收拾好,坐等放學,教室里亂嚷嚷一片。有部分同學根本沒有進入學習狀態,也不完成作業。后來,利用家訪的機會,和家長朋友一同慢慢引導學生步入正軌。我經常啟用李大釗教育子女的箴言:“玩就玩個痛快,學就學個踏實。”經過一年多的訓練,學生的英語作業都能迅速完成。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校是教育人才,培養人才的場所。一個班級當中的每一名學生若都能各盡所能,那一定是人才濟濟。但小學生總有一些或膽怯,或莽撞,或不自信,或怕做錯等一些因素,因此一些鍛煉自己的機會就會失之交臂。如班上的屈同學,當時培養他當體育委員時。他不會發號口令,左右分不清。據說課后還在教室里哭了幾次。當我知道后,給他做思想工作,讓他明白做成任何一件事情都要經受別人的嘲笑和委屈的,要經得起訓練。并教育全體學生都要配合他的指揮。在他克服了心理因素,反復練習之后,在隊列隊形,體操比賽中被評為“優秀指揮員”時,我想孩子的內心是自豪的。我班的的另一名女生,肖同學,在班上個兒高,嗓門大。是個手電筒式的人“只照得到別人,照不到自己”。老是盯著別人的缺點指東道西。我就利用她“愛操心”的特點,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她這是熱心腸的優點。比如班上的勞動工具落下了,哪位同學身體不舒服了,誰的的學習用品忘帶了,誰因為不順心的事鬧別扭了,她都能及時的發現并告訴老師,這些問題能得到及時的處理。由于她在班上的貢獻,漸漸引導她將精力轉到學習上,她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也有了起色。成為一個很受歡迎的人。
班級上新轉來了一名同學,雖然家庭情況有些復雜,但臉上經常有陽光般的笑容。三年級時因他住的離學校很近,教室門上的鑰匙就一直由他負責,從未出過差錯。因此,從某種角度上講,我挺感激這些孩子們,我也從他們身上汲取到無窮的力量。
學生的健康成長比學習成績更重要。曾經讀到一首詩《牽著蝸牛去散步》,給我的啟示,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走進學生,蹲下來講話,試著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世界和問題。牽著手教育一種身體力行的榜樣示范。要求孩子做到,我們要先做到。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班級紀律規定不能將零食和玩具帶到學校,帶到教室。班上男生人數多,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惡作劇,經常給他們講一些安全案例,引以為戒。中秋節后的一個早上,李同學將一只小螃蟹用礦泉水瓶子端到教室,引來大家的圍觀。因他違反紀律,也有一些同學表示不滿。我就平心靜氣的問他來龍去脈。他很誠實,認真的說是在上學途中的一條小水溝里抓到的,那里有無數的小螃蟹。我就用講童話故事的語氣跟他交流,讓他懂得了什么是愛心,什么是熱愛大自然。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班主任工作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只有點點滴滴的小事。我將沉浸其中,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