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魚
(重慶市武隆區實驗小學,重慶 武隆 408500)
引言: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升入,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舊時的教學方法和技巧亟待變革和與時俱進。而數學,作為文化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下面,我將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淺談一下我在數學教學中的小竅門和妙招。
教學中,往往很多教師注重在自身角色扮演,忽視其中我們角色的主要性質,因而只是認為,數學教程就是要認真備課,專心授課,最后加大學生的練習數量,以鞏固他們對知識的機械記憶。這種教學方式正是之前的傳統的應試教育,缺乏對教師職業的正確認識。因此,我認為:每個課堂都應是氣氛活潑,學生思維活躍的課堂。
對于數學的學習,我認為,興趣就是最大的老師。因為有了興趣,學生才有了求學的欲望,才會勤思苦想,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一味地被學習牽著鼻子走。至于興趣的培養,就需老師積極引導,最好追根溯源,從數學的來源出發,轉換教學方式,可以用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感到樂趣,興趣自然而然就培養起來。
小組是一個特別的地方,有著它極致的作用——打破學生之間互相封閉的狀態和僵化沉寂的學習氛圍。我在教學過程中就特別注重小組的共同進步。按照一定的規律或者學生自主選擇,組成小組,最后在小組內互幫互助,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參加游戲比賽,能加強對公式口訣的記憶和學生團體學習能力,同時提升他們的團隊凝聚力。
費賴登塔爾曾經指出: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精神。
現在的學生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動手能力的喪失。我則會讓他們自己畫圖、測量、拼擺等,讓他們在具體實踐中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再通過自己的方法解決。
每次數學教學就是對自我提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身為教師,應該對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進行反思,改善,最后升華,使之適應社會的進步,真正做到教師的工作,承擔教師的職責。以上就是我根據自身的經驗,寫下的關于數學教學上的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