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園敏
【摘要】隨著我國企業現代管理制度的建立及互聯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開發與使用“ERP”財務核算軟件,實現集團總公司與各子公司、分公司之間的會計信息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財務管理效率。同時,財務共享模式也使企業在稅收政策、部門協調及財務系統風險方面存在一定問題,亟待企業通過完善會計內控制度以降低財務經營風險。本文通過對企業財務共享模式對內控工作的作用及存在的內控風險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提高企業會計財務共享模式下內控效率的措施。
【關鍵詞】財務共享模式 會計內控 作用 風險 措施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及競爭的不斷加劇,企業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及降低企業原材料采購價格,紛紛選擇兼并、重組方式成立企業集團。企業在擴大經營規模的同時,也伴隨著各子公司、分公司地域、會計政策及財務管理方式的不同,而使企業集團財務核算缺少統一性等問題,不旦影響企業財務管理效率,也給企業集團增加了一定的財務管理風險。
一、財務共享模式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作用
(一)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率
財務共享模式下,集團總部根據制定的會計管理制度,開發統一的”ERP“會計核算軟件,各子公司、分公司必須按照集團總部的核算要求進行會計核算,對于如固定資產折舊、壞賬準備計提等會計政策在集團內部進行統一。財務共享模式不旦統一、規范了各子公司、分公司的會計核算工作,而且大大提高了各子公司、分公司的財務管理效率。
(二)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在企業實現財務共享模式后,企業集團總部可以為各級子公司、分公司制定統一的經營規劃、核算標準,不旦實現了對各下屬子公司、分公司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審批決策,而且通過對各級子公司、分公司會計數據的分析、匯總,為企業集團總部經營決策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降低了企業經營風險及提高了財務風險防范能力。
(三)實現企業會計信息共享
傳統會計核算模式下,企業下屬二級分公司、子公司或內部各部門均向上級層層遞交預算、會計報表,以便總公司匯總集團整體預算、會計報表,而各子公司在傳遞會計信息時往往會因為會計人員粗心大意,而造成會計信息失實。而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各子公司、分公司可以通過網絡會計核算軟件進行信息傳遞,總公司可以第一時間準確獲取會計信息。
(四)增加企業綜合競爭能力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面臨著來自國外、國內市場競爭的壓力,企業通過實現財務共享模式,可以在預算編制、財務核算流程、資金管控及內部審計方面對下屬公司進行管控,有效地提高了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效率,同時,各子公司提高了公司參考決策依據的準確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業集團的綜合競爭能力。
二、財務共享模式下會計內部風險
(一)財務核算軟件系統風險
真實意義上的財務共享模式需要將企業集團與各子公司、分公司之間不同的財務核算軟件進行統一,并通過互聯網實現集團內部會計信息數據的共享。而在各子公司更換財務軟件并安裝集團統一的“ERP”系統時,會由于不同端口切換、銜接不暢而造成會計數據丟失、出現錯誤,無法實現集團內部財務系統統一化管理。
(二)部門存在抵觸心理
企業在實現財務共享模式后,集團公司將對各子公司、分公司財務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進行結構調整,調整后直接將各子公司、分公司的財務獨立核算職能上劃公司總部,特別是材料、固定資產采購、工資標準及資金調動受到總部嚴格控制,這樣的管理模式大大降低了各子公司財務資金自由度,不免受到下屬子公司心理抵觸,致使財務共享中心運行受阻,無法真正發揮財務共享提高財務管理的作用。
(三)過渡期易出現錯誤
企業各子公司、分公司在按照總部統一財務核算要求進行操作過程中,會出現由于各子公司原財務核算流程與總部存在一定差異及需要一定過渡期,直接造成各子公司會計信息準確率下降,嚴重影響企業集團財務信息質量,并阻礙財務共享模式的推廣進程。
(四)各地區稅收、財政政策存在差異
由于企業集團各子公司、分公司分別在不同地區進行辦公,其應按照當地稅收、政府政策享受當地優惠。因此,企業集團在實施財務共享模式后,應充分考慮各地區稅收、財政優惠政策的差別,分別針對各地區制定不同的財務管理模式,以充分利用國家稅收、財政優惠政策。
三、提高企業會計內控效率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首先,企業應根據自身生產經營特點及各子公司財務管理需要,建立科學、規范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并由集團領導帶頭執行內控制度,督促企業內部及各子公司嚴格遵守內控制度,以達到規范財務核算、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及提高財務管理效率的作用。其次,建立內控考核機制,將內控設立、執行情況作為領導考核、員工獎金發放的重要參考標準,對于在執行內控中表現突出的員工給予獎勵,鼓勵企業全體員工認真執行內控制度。
(二)完善企業財務共享流程
首先,集團總部應充分聽取各子公司、分公司對財務流程核算的意見,并通過整合、反饋與集體討論后制定一套集團會計核算流程,以此作為指導集團內部所有部門經濟核算的基礎。其次,企業集團財務部門應向同行業先進管理經驗進行學習、探討,主要應學習其他先進企業報銷、審批及記賬流程,并將擬制定的流程征求企業各子公司的意見,并將意見與建議整合后制定本集團統一的財務流程。
(三)強化企業內部審計
首先,企業集團內部應建立獨立的審計機構,專門負責對集團本部及下屬各子公司內控制度執行、預算管理及財務管理情況進行專門審計,并將審計發現的問題及時向集團董事會、監事會進行匯報,并督促各子公司嚴格按照審計建議進行整改。其次,企業集團應為內審機構配備一定數量的財經專業人才,并在辦公環境、執行環境等方面為內審機構提供條件,以保證內審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信息平臺
企業集團應根據經營目標及機構設置情況,統一研究開發財務共享中心信息平臺,該信息平臺應包括生產經營材料采購與領用、財務管理、預決算管理及資金審批等內容,各子公司相關人員只需通過電腦登錄統一軟件即可實時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實現企業集團與各子公司、各公司各部門之間信息數據共享。同時,為保證信息數據的安全、完整,企業集團應指定專人對會計數據進行定期備份、防火墻更新,以降低企業會計信息被侵害風險。
參考文獻
[1]張潤豐.中國推廣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3(34):144-208.
[2]鄭素萍.淺談財務共享模式下會計相關內控要點[J].經濟研究導刊,2013(0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