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冬梅
摘要:森林公安是林業日常執法部門,林業行政執法在某種層面上關乎林業總體質量。然而,從目前森林公安執法總體情況來看,在具體執法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對我國林業事業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本文首先對林業行政執法的意義進行分析,然后探討目前森林公安林業行政執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森林公安;林業行政執法;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D922.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29-0109-02
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流,林業承擔著維護生物多樣性、保護荒漠、濕地與森林的重擔,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領域。做好林業行政執法,關乎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對人類和諧進步與發展至關重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發揮森林公安行政執法權,切實保護森林資源,積極應對林業改革中凸顯出來的各種問題。基于此,加強對森林公安林業行政執法中存在問題與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一、森林公安林業行政執法的意義
簡單來說,林業行政執法指的是根據林業有關的法律法規,有條理的開展森林資源行政管理活動,同時對違法者進行依法處置。林業行政執法涉及到了相關的規章、法律法規、相關政策公民及組織,都必須進行依法的處理。
強化森林公安行政執法,不僅是我國依法治林的基礎需求,同時也是我國林權改革的一項基本任務,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能夠鞏固林業改革的成果,保證林業健康發展,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現階段森林公安林業行政執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森林林業行政執法過程中,森林公安類職員具有多重身份,有時候對本體身份不能夠明晰,以至于在行政執法中出示的證件存在偏差。同時,在具體辦案中所耗費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執法規范性有待提升,針對林業執法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但實施措施的前提是明確問題本身。
(一)執法中攝錄流程不夠規范
林業行政執法過程中必須依照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林業案情涵蓋眾多方面,包括私自開墾林區、濫伐林木、林區內突發火情。各種各樣的案情,都必須保留執法過程的錄像,攝錄執法片段代表了最為原始的執法資料,對今后案情分析、法院判決等都具有重要的依據作用。但是,現階段森林公安林業行政執法過程中,攝錄工作還沒有實現全程攝錄,攝錄中必備的某一要素存在缺失現象。更多情況是執法者僅僅對現場進行了單純的攝錄,但是對當事人細微言行、現場周邊環境等沒有慎重的攝錄,以至于接續辦案沒有可靠的參照。正是由于森林公安林業行政執法中攝錄工作不夠慎重,導致攝錄的素材有時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
(二)重視案件查破、輕視收集證據
對于任何一個案件來說,都必須保證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明確,才能為依法處罰提供依據。但林業行政執法過程中,一些具體辦案人員態度不夠端正,認為只要案件查破了,其他任何都不成問題,導致很多林業行政案件事實只知大概,很多與案件相關的細節都不夠清楚,很多事實也得不到核實,在此情況下就進行了處罰。
(三)不能按照具體要求進行取證
對于證據的收集與固定,都有相應的規則,在調查取證過程中,必須依據事實真相,遵守事物發生的客觀規律,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在森林公安林業行政執法過程中,很多公安民警調查取證中不能夠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收集與固定證據。例如,一些辦案人員在檢查筆錄、勘驗記錄中記載了相關行為人違法行為、違法工具等,但是沒有進行進一步的核實、拍照固定證據;有些辦案人員盡管將行為人作案工具提取了,但是沒有制作證據保全通知單,或者沒有認真履行相關的審批手續;另外,還存在一些辦案人員由于取證不夠及時,缺少取證意識,以至于耽誤了取證以及固定證據的最佳時機。例如,有一起關于盜伐林木的案件,由于沒有及時的保全證據,導致卷宗中不能顯示盜伐木材的去向,以至于不能夠及時的追回林木。
(四)輕視文書的制作與使用
林業行政執法過程中,必須重視法律文書的制備與使用。但是目前行政執法中,常常忽視文書制備與使用,這也違反了有關的執法流程。當前,對查案文書的輕視,是林業執法過程最為凸顯的漏洞之一,森林公安辦案人員常常認為,既然案情得到了偵破,后續文書工作可有可無。但是經驗告訴我們,很多后續案件敗訴,就是由于相關流程不規范,文書不夠審慎。具體來說,一些查案文書中缺少必要的項目,或者文書中時間不夠精準,或者將文書中必要項目混淆,都會給案件偵破帶來影響。
三、對上述問題的應對策略
林業行政處罰是森林公安在處理相關案件的重要渠道,也是林業變革所需要的政策。森林公安根據雙重體制領導,讓其植根于林業執法中。與其他部門不同,森林公安優勢明顯,這主要是由于森林公安配備高素質執法人員,利用多元化的技術手段,也積累了大量的案情查驗經驗。具體來說過,針對上述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出發點,明確森林公安執法位置。對現有法律進行適當的修正,保證授權,保證相關法律法規的設定。對于森林公安行政執法來說,治安管理對象包含眾多,有加工類企業、林木經營企業、經營野生動物單位、耗材類行業等。在明晰相關法律法規后,在行政執法中就能夠以本體名義,將法律法規作為切實有效的依據。另外,對現有的程序法進行修正,不斷優化行政管理的流程,對鑒定流程進行細化處理,增加更為詳細的搭配程序,為林業執法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轉變人員思想
為了提升林業行政執法的質量,必須從思想觀念上加以改善,善于利用法治思維解決與處理問題,讓思想觀念為林業執法工作指明方向。尤其是森林公安相關領導人員,更需要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對于處于一線的執法民警,或者是執法單位一把手,認為執法辦案中履行相關法律手續過于麻煩,對執法工作造成影響。這些思想是不可取的,必須端正思想,認真履行公安職責,保證當事人合法權益。
(三)不斷提升森林公安管理的水平
森林公安必須重視隊伍建設,采取垂直管理的模式。森林公安組織結構中,上級機構具有業務調控權以及任免權。對內在林業機構進行規范調配,同時對彼此之間的權限、責任進行擬定。在執法人員招聘過程中,必須嚴格依據相關的規程,保證選出來執法人員具有高超的專業水準,同時增設必要執法場所,規范林業執法機構的業務用地、用房。
(四)創建新的制度框架
只有保證制度框架的完善性,才能保證日常辦案流程精準,才能切實有效的提升辦案必備的水平。森林公安林業行政執法必須強化內在查驗過程,對可審核案情的范疇進行明晰,對辦案人員、執法人員的職責進行細化。同時,還能夠詳細描繪流程圖,將執法步驟以大字報、滾動屏等形式公示出來,針對林業案件多樣性、特定性,還可以設定指引辦案。
四、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森林公安長期戰斗在林區第一線,肩負著保護林業資源的重要責任,也凸顯了執法必備價值。針對我國全新的林業狀態,森林公安必須增設新的職能崗位,創新制度框架,理順執法機制,在未來林業事業發展中,重視林業行政執法中遺留的問題,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為推動常態林業進步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桂家友.淺談太湖縣林業行政執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林業科技,2015,21(8):255-256.
[2]張揚.四川林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破題——3月1日起森林公安相對集中行使林業行政處罰權[J].森林公安,2016,16(8):99-100.
[3]倪圣明,劉振華.公安行政案件辦理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J].森林公安,2016,11(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