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其文
【摘 要】教職工代表大會是高等學校教職工參與學校重大事項決策和通知的重要渠道。論文首先介紹了高校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發展歷程,其次講述了其不足,最后講述了高校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創新: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相關的法律規定、推動教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確認教師在學校的地位、進一步推動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創新。
【Abstract】The faculty and staff congress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college staff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cision-making and notification of important matters. The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faculty and staff congress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n expounds its shortages. Finally, the innovation of the faculty and staff congress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expound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improving the legal provisions related to the faculty and staff congress system, promoting the work of the faculty and staff congress, confirming the status of the teachers in the school, and further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of the faculty and staff congress system.
【關鍵詞】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創新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faculty and staff congress system; innovation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09-0094-02
1 引言
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是高等學校教師與其他學校相關工作人員參與決策學校重大事項的一種途徑,也是維護教職工的權力和利益的重要渠道。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規定了教職工對學校的各項重大政策和決定的知情權和參與權,極大程度地體現了教職工的地位,有利于激發教職工對于工作的熱情、積極性和認真性。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日益發展,辦學體制和各大學校的教學制度也在逐步完善,因此,各大高校的教職工就面臨著怎樣適應教學的新形勢和新變化。現如今,應該全面了解教職工代表大會的制度,并且不斷改進完善教職工大會的制度,將國家教學規章制度和民主法制思想融入學校的各個重大決定中,這樣既利于各大高校的發展,也維護了教職工與學生的各項權力和利益。
2 高校代表大會制度的概述
高校代表大會制度起源于1979年,局部進行實施實驗代表大會制度,如遼寧、上海等地部分高校就是第一批實行高校代表大會制度的學校。在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批準了高校代表大會制度,在全國進行試點推行[1]。
1985年的1月和5年分別頒布了關于高校代表大會制度相關的條例,標志著我國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正式得到施行。1996年,我國又完善了高校代表大會制度的相關條例。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出臺,標志著我國高等院校的教育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3 高校代表大會制度的不足
我國的高校代表職工大會制度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相當大的成果和進步。但由于高校代表大會制度受人們主觀意識的影響,教職工的權利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具有一定的形式主義。
3.1 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未受到重視
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學校管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職工行使權利的重要途徑,與學校其他的管理制度應同樣受到重視。我國有多部法律明確規定教職工代表大會的重要地位,但是在實際的生活工作中,教職工代表大會并沒有得到重視,高校領導漠視教職工代表大會的作用,認為教職工代表大會只是個形式主義,學校的具體重大決策還是高校領導決定。甚至有的教職工自己認為,開教職工代表大會就是形式,浪費時間、精力。這些都是影響教職工代表大會工作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2]。
3.2 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實際職權被忽略
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有四方面的權利,但從各地高校的實際執行情況來看,并未得到全面充分的職權。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并不能全面履行應實行的職責,同樣也不能為學校的發展建設獻言獻策,這既是學校的損失,也是對教職工智慧資源的浪費。
4 高校代表大會制度的創新
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長期陷入依賴狀態,并不能進行自身制度的改革和發展。如何對高校代表大會制度進行改革和創新,是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創新急需解決的問題。
4.1 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相關的法律規定
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缺乏約束性,是目前高校代表大會制度遇到的最突出的問題。由于對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忽略,所以對違反制度的教職工行為沒有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對此,應該加強規范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的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確認教職工代表大會在高校中的地位,對高校教職工普及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性,并加強對教職工代表大會監督管理的執行能力,對教職工違反制度的行為進行明確合理的處罰。教職工可以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參與學校的相關重大決策事項和管理決定,適當的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推動高校的發展和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3]。
4.2 推動教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
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是一個針對于教職工工作的制度體系,而不是單一的形式主義制度體系。教職工代表大會的發展運行,既缺不了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還要依賴于高校內部領導的肯定和支持運作。很多高校的教職工代表大會由于缺少正規的運作規范,往往代表大會的運行取決于高校領導的態度和重視程度。所以,就要通過相關的法律制度來規范教職工代表大會,細化教職工代表大會的相關規定,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確定教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內容,將任何關于教職工權力和利益、關于學校的發展和建設的重要事情歸于教職工代表大會中,建立完整的教職工代表大會的執行流程。
4.3 確認教師在學校的地位
教職工是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重大的責任,是學校的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教師的道德素養和自身的一舉一動代表著學校的形象和精神風貌,直接對學校的發展和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由此看來,各大高校就要重視教職工在學校中的作用,尊重教職工的意見和建議,樹立教職工作為學校主人的意識,制定與學校規章制度相結合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并實際部署和落實,推動高校的發展和建設。學校的工會要堅持以教職工和學生為本,維護教職工代表大會的職責和地位[4]。
4.4 進一步加強推動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創新
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改革應該循序漸進,自古以來,任何改革都不是一次成功的。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改革創新過程中,要提高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作用。并且加強對于教職工民主思想的教育和宣傳,盡可能地營造校內的和諧民主的氛圍,培養教職工民主的觀念和意識,提高教職工對于參加學校管理決策的熱情和積極主動性。學校應該建立健全信息公開的制度、決定決策制度、聽取意見建議制度等等各項利于學校建設和發展創新的制度,依靠完善完整的規章制度來規范學校教職工權利的運作。
5 結語
教職工代表大會是我國廣泛應用的教職工依法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監督的基本形式,在高校民主治校中占有重要地位。教代會代表對學校發展的重大問題和師生關注焦點問題的意見建議,需要依靠提案的形式來表達。故而,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是教職工參政議政、行使權利的重要載體。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有效實施,能切實提高教職工參政議政程度,更能加強學校制度的合法性和權威性,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營造和諧校園環境。
教職工的主要作用就是促進學校的民主發展,保障教職工的權利和利益。但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執行仍存在很多問題,沒有得到重用,所以,就需要對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進行創新改革,解決教職工代表大會被邊緣化的問題,推動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創新與發展,進一步加強對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完善和改革,明確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在高校各項規章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創新學校的政策公開制度;尊重教職工在高校中的主人翁地位;切實保障教職工代表大會監督權的施行,不斷完善和創新健全高校代表大會制度,才能讓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得到更好的成果,這就需要廣大教職工和高校領導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文瑛, 徐建軍. 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發展歷程與創新思考[J]. 宿州學院學報, 2014, 29(12):42-45.
【2】顧承瑤. 我國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實踐與思考[J].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7, 36(5):135-137.
【3】張茳, 田夢現. 獨立學院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創新研究——以三峽大學科技學院為例[J]. 教育現代化, 2016(38):45-46.
【4】趙軍. 制度變遷與改革績效——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新舊文本的比較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13(4):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