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新鎮中學 楊 帆
誤區一:提問重視數量而不在意質量
有很多老師認為,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應該多提問,單獨提問,學生被提問的次數多了,自然就也能理解數學理論和基礎應用。而事實上,提問質量更重于數量,因為一切數學知識應用前都必須要熟練掌握數學概念,透徹理解數學概念后才能靈活運用,如果盲目增加提問數量而忽視學生理解基礎知識的質量,提問次數再多也無濟于事。提問不抓住根源質量,提問次數再多,也會導致概念不混淆,解題出錯。
例如,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教師在講授正負數的數學知識時也會注意到,教材會把前邊帶有正負號的數字稱為正數和負數,這個定義只適用于概念學習的初級階段,當學到有理數運算的章節時,就不能以此種形式簡單地界定正負數了,如果遵循最初理解,就將導致出現“-a是負數”“a>-a”“a+b≥a” 等一系列錯誤。這兩個階段的學習中,教師就要注意相關概念理解的問題的質量了,隨著學習的深入有效地提升問題的深度與廣度,比多次沒有針對性和計劃性的提問要有效得多。
此外,還要注意差異化教學。后進生和優等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不同,教師要精心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要適當采取層次化教學。例如,后進生如果回答問題時出現錯誤,這時老師不能批評或嘲笑學生,否則下次學生即使知道問題的正確答案也不敢說,更嚴重的會導致學生不再思考,而是一味接受別人的答案而沒有自己的思考。這時老師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積極引導鼓勵學生,讓學生敢說話,并引導學生將思考的關注點落在要復習的知識點上。有益且正確的評價將會給學生帶來受益一生的財富。好學生不是夸出來的,只有有效的贊美和批評才能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當一個容易驕傲的學生做了一件值得去贊美的事情的時候,你需要給他的不是肯定的褒獎,而是一句合適的箴言,當一個自卑的孩子悄悄地舉起手的時候,你需要給他的是一個肯定的目光,即使回答的問題是錯誤的,也不要忘記適時地給他積攢一份自信。
誤區二:問學生有沒有聽懂
部分同學反映老師對數學問題的講解能夠聽懂,但還是沒有能掌握解題精髓,遇到實際數學題時還是不知道從何入手。為什么老師講完一道題,問孩子有沒有聽懂,孩子都說聽懂了?是,確實聽懂了,但孩子聽懂的只是初級層次,對于接下來的問題,孩子可能就懵住了,無從下手,再遇到更深層次的題目或者變化的題型時更會產生畏難情緒。
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偏重于理性思維,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如果教師按照自己的方式講解,難免有些學生聽不懂,漸漸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特別是在講授新知識時,問題不要過難,要側重基礎問題,否則容易打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比如在學習“概率”這一章節時,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如扔硬幣的正反面概率、扔骰子概率等等,讓學生自己觀察這些例子的共同之處,自己發現規律,從而獲得概率的有關知識。探索是適合學生本階段的特點的,所以就要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將教學內容與實例相結合,提升數學鉆研與探索興致,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掌握知識。
誤區三:記憶公式,套用公式
好多老師在課堂上愛提問數學公式,問怎么用就行了,此類提問容易引導學生對數學公式采取“記憶+套用”的方法去應對各類數學題目,但這種做法并不可取,一旦遇到題目有隱形條件或者條件限制,再去套用公式就不靈了。如解方程:(a+1)x2-2x+5=0,就開始套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實際來講,這類題目能或者不能套用求根公式取決于此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在提問時,應就“a+1”是否為0的兩種不同情況,讓學生討論解題思路與步驟。老師不能單純提問公式,讓學生簡單以為記住公式并套用就行了,這樣會導致遇到數學實際問題時不會拓展。因此,老師的課堂提問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記住公式,還要讓學生掌握每個公式的應用范圍、條件等,引導學生認真看題目、比較公式后再繼續解題。
誤區四:認為多做難題、偏題、怪題,就能提高成績
老師提問之后的反饋也是對學生影響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提問反饋時,教師要認真接納不同層次學生的各類建議,在回答問題中要用客觀、平等的原則評價學生的答案。在提問中,若遇到學生回答偏離正確答案時,教師不要著急批評或打斷學生,要及時引導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考路徑。
教師要善于將產生錯誤思維的學生引導到正確的思考方向上來,例如可以提示、變換角度設問等,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迅速理解教師提出的問題并及時糾正自身錯誤。如果他們的錯誤很有價值,很具有代表性,要幫助“疏導”,要注意客觀存在的共性問題,而不是聽之任之。即使遇到聽不懂的問題或者回答不出什么的學生,教師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可以說:“沒事,慢慢來,請再思考一下。”
不是提問怪題、偏題、難題就代表了提問有水平,教師要不斷地創新提問的方法,引導學生成為提問的主體,激發學生持續思考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提問中要善于循循善誘,不斷地讓學生感受到思考問題和解答問題的快樂,同時注意應用賞識教育而非懲罰教育。在提問中還要多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疑點、難點,多交流、多討論,鼓勵學生間相互提問,不要怕錯,這樣才能不斷地積累數學知識,利于形成創造性的數學思維。
課堂提問需要技巧和智慧,教師要熟練掌握教材內容,巧妙結合課程重難點,針對學生群體個體差異進行教學。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及時找到課堂提問的誤區,才能持續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