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櫻花小學 王 越
訓練學生的反思性學習能力對于數學課程的學習而言非常重要。學生具備反思性學習習慣意味著他們具有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在遇到問題時會通過有效的反思和審視來提前發現問題,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數學的日常教學中,要將學生這方面的學習意識和能力作為一個培養方向,引導學生養成查漏補缺的習慣,讓學生在進行習題訓練時善于自主糾錯,這些都會幫助學生形成更好的學科能力與素養。
反思性學習能力有多樣化的構成,首先,在平時的訓練中,要讓學生養成查漏補缺的習慣。從大量的課堂練習、課后作業或者是考試測驗中可以看出,學生犯的很多錯誤并不是由于大家不會做題,或者是缺乏對于特定知識的掌握,很多時候,錯誤產生的原因僅僅是學生粗心大意,產生了一些非常低級的錯誤。對于這樣的狀況,如果能夠培養學生完成作業或者習題后仔細檢查的習慣,并且能夠在自主查驗中形成查漏補缺的能力,將那些非常直觀的問題找出來,并且加以改正,相信這會避免很多問題的產生,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更加理想。我們可以從平時的課堂練習或者是考試中給學生加以強調,讓學生養成這種學習習慣,同時,也可以將一些非常實用的查漏補缺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加以應用,這些都會幫助學生避免簡單錯誤的發生,會讓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強。
如在指導學生學習“20以內有借位的減法”時,比如“20-6”,老師可以通過擺火柴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然后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得出結論。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一開始沒有必要告訴學生“20-6”的答案,讓那些做錯的同學先自己展開相應的檢查與反思,從平時的課堂練習中就展開對于學生查漏補缺意識和習慣的培養,會給后續反思性教學的深入打下好的基礎。學生也會在自主檢查和問題分析中意識到新舊知識有聯系,也明白了如果舊知識掌握不好,會直接給新知識內容的學習帶來很多阻礙。反思性學習的體現形式非常豐富,訓練方式也十分多元,教師如果能夠抓住各個時機有效地進行教學訓練,會讓學生的反思性學習能力更強,并且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反思性學習還可以體現在學生糾錯能力的培養上,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教學出發點。我們經常會看到學生在習題訓練或者是考試答卷中有一些不該犯的錯誤,這些錯誤都是大家在仔細檢查或者驗算后能夠發現并且避免的,因此,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化,我們可以以習題訓練作為依托,培養學生的糾錯思維,以這種方式展開對學生反思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在拿到考試或者測驗的試卷后,首先自己看看那些錯題,分析產生錯題的原因,然后自己進行訂正。對于那些常規的或者是由于筆誤、粗心等犯下的錯誤,學生通常可以立刻更正,而那些思維進入誤區導致的錯誤,學生在理清思維的前提下也能夠找到正確的解答方式。這些都是培養學生糾錯思維的學習過程,也是鍛煉學生反思性學習能力的依托。
在學習知識時,學生經常會進入一些認知誤區,這便是教師展開反思性教學的一個很好的契機。比如學習木樁時,有的同學認為是圓柱,有的則認為不是,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就可以在黑板上進行展示,給出圓柱的特點,讓學生通過對比,自己得出結論,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識。教師要針對學生出錯的原因,指導他們進行有效的糾錯,有針對性地進行反思性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慢慢緩解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學生的解題技能和學科素養。
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反思性學習的機會與空間,多給學生提供自主思考的學習過程。很多時候,教師習慣了課堂上不斷地給學生進行知識講解,學生自主展開的思考與反思并不多見,長此以往,學生會形成對于教師的過度依賴,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也難以得到鍛煉。這樣的教學現狀要有所改善,我們在平時的課堂上要多給學生提供反思性學習的空間。比如,提出一個問題后讓學生自主思考,當教師揭示問題答案后可以進一步引發學生反思:為什么自己的思維模式有偏差?又如,對于自己的錯誤判斷或者解題差錯,要讓學生首先有一個自主反思的學習過程,思考產生問題的原因,這樣才能夠有針對性地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避免類似的問題和錯誤再發生。
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學生一開始會和個位數字聯系起來,但經過思考后發現這個結論不能推廣,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學生自己可以找出規律,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反思,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就是一個潛移默化地訓練學生反思性思維的過程。反思能力的培養除了可以基于各種練習展開,也可以在知識講解的背景下進行。多在課堂中啟發學生反思與回顧,可以形成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思維向縱深發展,讓學生在交流中學會反思與推理。教師要將反思性學習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始終,這種能力的具備會讓學生有更強的自主學習意識,大家也更愿意基于獨立展開的問題探究來剖析問題,找尋問題解決的答案,這樣的學習過程才會推動學生學科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更牢固地掌握課堂教學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