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金湖縣城南實驗小學 馮玉蓉
在現代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致力于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通過豐富教學設計加強師生合作,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讓教師的專業素養得以提升。但受到應試思想的影響,學生還是以考試、升學為奮斗目標,這也使得教師不得不在課堂上強調知識點以及考試技能,通過大量練習來提高學生成績,因此在課堂上加強師生合作是一項重要的任務。
師生合作是我們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關系,診斷式教學是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而教師評價學生課堂表現的出發點是學生的行為是否能達到本堂課的技能目標、情感目標,這種評價也會對學生的正向行為進行強化,對負向行為進行矯正,同時還具有鞭策、激勵的功能,因而師生合作被廣泛使用。然而現在大多數教師不會正確使用此策略,導致雖然師生合作策略有很多的優點卻發揮不出的現象。教師們往往會片面地實行該策略,導致有的教師對于學生的任何課堂表現,任何回答的問題都會給出表揚,這明顯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對于數學學科來說,它是一個邏輯性、科學性較強的學科,教師在進行評價時除了要考慮準確性,考慮學生是否使用正確的方法解題,還要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
同樣的,也有一些老師片面使用診斷策略,并且對于學生常見的錯誤不加批評,或者是讓學生將做錯的題目抄寫很多遍,這樣會嚴重打擊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會出現對該學科或者對應任課老師產生厭煩的心理。
教師在使用診斷性評價時,不能為了完成某一環節而說一些不輕不重、言不由衷的表揚或者批評。教師應當認真對待,由心出發,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來評價,同時,這種評價也是教師們對自身教學的反思,尤其是數學老師講的內容本身可能不像其他學科那樣可以有很多表現力,因而需要教師去客觀評價、反思。比如如果有同學表現得很差,老師就應該真心批評,讓學生們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同時對這一類學生進行提問,從而加強師生互動,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如果學生是一種認真聽課、積極回答的狀態,老師應當給予肯定,從而使學生能夠維持這種較為優秀的狀態。
我們的診斷要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分開進行,比如對于學習成績非常好的同學,教師要關注其在課堂上是否出現馬虎的特點,是否出現興趣減弱的狀態。比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題時,教師可以讓這類學生完成相應練習后預習其他的相關知識點,并在其他同學繼續做題時幫他們檢查。對于學習刻苦卻成績不高的學生,教師要診斷他們在課堂上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有沒有把基礎打牢。如果他們做得較好,則給予肯定,若他們沒有完成,則要明確提出,并對其進行指導糾正,強調把握好基礎知識的重要性,比如同樣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時,教師要帶著此類學生一起學習如何將方程與應用題進行聯系,一起回顧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識點,學會分析解題方法后再對其進行難度深化、課外拓展。最后對于學習成績不好,也不努力的學生,教師在課堂中對其診斷的標準則是其是否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在課堂上是否做出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應對的政策是給這類學生出一些簡單的題,讓其首先能夠找回學習數學的信心,幫助他們找回學習的興趣。同時,這一類學生需要教師給出更多的關注,而且教學時也要以表揚為主。
師生互動會使課堂氛圍更加和諧,教師們可以根據診斷的結果,分析出自己班級適合什么樣的互動,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設計,比如師生分工合作分析圖形。因為相對于純文字的數學,學生更喜歡進行圖形的分析。在學生進行文字圖像化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提問、引導的方法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思考的狀態,使學生始終保持好奇心,從而讓學生一直思考如何解決對應的問題,在解決問題之后,教師給出適當的評價,讓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的喜悅心情,讓學生有學習數學的態度。如在學習三角形問題時,教師和學生一起分析題意,并畫出對應的三角形以及標記處對應的角度或者線段,然后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或者將一些簡單的問題進行適度深化,加深學生們的好奇心以及探究精神,從而使學生們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
教師還可以通過設計討論教學或者問題啟發式教學來增加師生合作。在學生討論或者回答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診斷式評價,分析問題設計的合理性。不過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進行師生、生生互動時,在討論前,教師應合理設計討論的問題,由簡到繁,不能直接討論最難的問題,否則學生無從下手,甚至出現厭煩的情緒。只有將問題逐步簡化,才能更加便于討論。其次,還需要教師在關鍵點給出提示,教師的提示避免了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出現偏頗,也規避了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浪費時間。最后在進行討論匯報時要兼顧更多的學生,讓學生盡情表達,在遇到錯誤結論時,要適當幫助其分析錯誤,從而達到討論的效果。討論完成后,教師要給出適當的評價,既不能包庇錯誤,也不能打擊學生討論的積極性。
診斷式評價會幫助教師很快掌握學生們的問題所在,同時讓教師有依據地設計師生互動課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合乎合理,并以評價結果為依據糾正學生錯誤,強化學生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