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四甲初級中學 肖雪娟
仔細研究初中數學課本中所涉及的插圖,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類:第一類即有關數學科學家的插圖,這類插圖旨在讓學生通過對科學家故事的了解,學習他們偉大的人格與品格,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其美育教學的意義;第二類即與生活相關的插圖,這類插圖設置的目的則是讓學生充分地將數學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第三類即是數學類插圖,這類插圖是教師在抽象知識形象化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部分,應用好這類插圖將極大地輔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好這三類插圖,可以讓插圖更好地服務于數學教學的始終。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的學科,也正是因為這一特點,不少學生覺得數學知識生澀,難以理解,從而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厭倦心理,初中時期是學生各方面意識形成的初步階段,教師在這一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則可以充分應用課本插圖,讓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直觀的插圖相結合,從而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畏懼心理,讓學生初步產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一課的教學中,在教學之初,學生對于平面直角坐標系根本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更不能體會到平面直角坐標系的作用,教師則可以巧妙地利用課本插圖中色彩絢麗的建國50周年慶典中涉及相關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知識點,這樣可以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平面直角坐標系作為圖形與數值之間橋梁的巨大作用以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從而讓學生在腦海中對于數學知識有一定的認知。
幾何知識是數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往往以圖形表達其邏輯關系以及特性定理等,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幾何知識的教學。不可否認,幾何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為了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幾何知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則需要充分利用課本插圖。例如在《圖形的旋轉》一課的教學中,課本插圖展示的為鐘表不停轉動以及風車葉輪的轉動,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圖形的旋轉,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則可以將插圖涉及的內容用教學工具直觀地表現出來,讓學生對照插圖更加直觀地了解圖形的旋轉原理以及圖形旋轉過程中涉及的數學知識。當然,將課本插圖用工具直觀表現的過程也是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演示插圖內容,既能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圖形旋轉的整個過程,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從中觀察到幾何知識與生活的密不可分的關系。
課本插圖是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無形的知識有形化,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重難點內容,往往是因為初中生不具備完善的抽象知識具體化的思維方式導致的。因此,教師在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過程中,則需要注重課本插圖的合理應用。例如在教學“點、直線、圓和圓的位置關系”時,為了讓學生全面而直觀地了解點、直線和圓與圓之間的位置關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則可以充分利用課本插圖,即我國射擊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屢獲金牌時射擊靶的示意圖,通過課本插圖的觀察與解讀,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點、直線和圓與圓之間不同的位置關系。當然,教師重難點知識教學中,插圖的應用也不僅限于課本插圖,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尋找更有利于學生理解的插圖來輔助開展教學。
數學學科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解題能力,良好的數學解題能力不僅能使學生學好數學學科的知識,同時還能使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提高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過程中充分應用數學插圖,將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形結合解決問題的能力,我認為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做到以下三點:第一點,教師在引導學生解題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引導學生解讀插圖中涉及的知識以及所蘊含的有助于解題的條件,讓學生通過將文字知識與圖形知識相結合來簡化題目難度,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第二點,教師在引導學生解題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以插圖為導向,繪制出有利于學生解題的幾何圖形,幾何圖形的繪制不僅是學生對于題目意思深刻理解的過程,也是學生對于插圖的正確解讀過程;第三點,利用插圖的直觀性培養學生解題過程中將已知條件邏輯化以及直觀化的能力,正確解讀已知條件且分析題目潛藏的條件,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關鍵所在。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利用課本插圖將知識點形象、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充分地將課本插圖的教學作用應用到數學學科教學的各個環節,讓學生更加靈活且直觀地掌握所涉及的數學知識,做到學科知識的學習與各方面能力的同步發展。當然,教師在插圖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做到正確引導,對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則需要充分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
[1]孟慶蕊.插圖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21).
[2]陳翠花,周志鵬.初中數學教材插圖的教育價值和課程意義.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0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