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市送橋鎮天山初級中學 陳 麗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在被動接受的情況下,喪失了獨立思考和想象的空間,無法從學習中獲得樂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提升,這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樂學”思想,從學生的長遠發展出發,通過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加強實踐,實施分層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從學習中獲得樂趣和成就感。
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過:一個人對所學知識內容的興趣可以成為學習的動機。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情境,或者利用幽默笑話、游戲、多媒體等工具來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這是培養學生“樂學”思想的有效途徑。例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創設問題情境,情境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有效方式,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生活化的數學問題,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拉近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方差”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學校運動會三級跳遠的比賽為學生創設如下問題情境:首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跳遠比賽的短片,然后提問:①短片中的人你們認識嗎?②如果要推薦一名運動員去參加縣級跳遠比賽,應該選誰?③假如運動員的成績持平,又該怎么選擇?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可以自然地引入方差的概念,指導學生學習方差知識,運用方差知識衡量運動員的成績。這樣一來,不但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讓學生深刻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從而愛上數學學習,更加主動快樂地學習。
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時,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探究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也是激發學生“樂學”動力的有效途徑。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圖象的平移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嘗試繪制二次函數y=x2,y=x2+1,y=x2-1的圖象,等學生繪圖完畢之后,再組織學生圍繞這三個二次函數的圖象的位置關系展開交流討論,然后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出其中的規律。學生在自己動手繪圖的過程中,已經對函數圖象的位置關系有了初步了解,這時,教師只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觀察、思考、討論,學生就能根據自己畫的圖找到其中的規律。這種讓學生動手實踐探究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手腦并用,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教師在教學時還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具體的教學問題開展比賽,看看哪個組能又快又準地得出結論,以此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并從中獲得“樂學”的動力。
分層教學是“因材施教”教學理念的具體體現和實現途徑。在一個班級中,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基礎知識等可以將學生分為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三個層次,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和掌握程度有所差異。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在班級內進行分層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差異化教學,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全班學生的共同進步,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樂學”效果。具體來說,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作業練習,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通過學習獲得成就感,從而更加熱愛學習。例如,在布置作業練習時,教師要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習題,并安排相應的作業任務。首先,可以將作業分成必做題目和選做題目兩大類,并設計分層題目,第一層題目主要考查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要求全班學生必須完成,尤其是后進生;第二層題目是根據基礎知識題目變式而來的綜合運用題,這部分習題對于后進生來說是選做題,而對于中等生、優等生來說是必做題,尤其是中等生。第三層題目則是一些拓展性的綜合題目,難度較大,對于后進生、中等生來說是選做題,對于優等生來說則是必做題。教師可以鼓勵后進生、中等生在完成相應層次的必做題之后,嘗試完成選做題,這樣一來可以降低作業完成難度,確保他們掌握基礎知識,并掌握基本的做題技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作業練習中獲得進步,獲得成就感,從而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創設樂學情境,構建樂學課堂,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有效途徑。“樂學”思想注重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樂學”思想的初中數學課堂注重創設趣味情境,強調實踐,主張實施分層教學。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需要不斷地探索和研究,不斷發揮“樂學”思想在教學中的作用。
[1]張秀紅.初中數學學困生‘樂學’課堂的教學研究[D].廣州大學,2011.
[2]蔡浩波.基于“樂學”思想的初中數學教學探究[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5(6).
[3]祝翠.基于“樂學”思想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研究[D].黃岡師范學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