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紫薇小學 張倩倩
閱讀作為一種常見的學習方式,不僅適合語文、英語學科,也適用于數學等其他學科。數學閱讀是根據學生的求知需求和已有知識經驗,通過閱讀數學素材建構數學意義和方法的學習活動,提高閱讀能力是小學生學好數學的基本途徑。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堅持“憤悱啟發,相機誘導”的原則,千方百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參與自主探究的原動力,為了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教師應該充分挖掘趣味源,把豐富多彩的閱讀內容巧妙地滲透給學生。譬如,我在課堂上首先利用數學故事等有趣的內容來創設教學氛圍,設置懸念,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參與到師生互動合作探究中去,教學效果比較顯著。其次,在執教數學概念、定理等基礎知識時,充分發揮現代媒體的功效,聲情并茂的畫面吸引了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如在推導“圓的周長”時,我就打開自制的多媒體課件,圓轉化為長方形的過程畫面映入學生的眼簾,達到了由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的目的,從而有效避免了數學課堂上出現枯燥乏味的現象。再次,在學生自主分析問題的過程中,通過講述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的故事,從而讓學生與數學明星產生共鳴效應,不僅仰頭感嘆,而且逐步激發了學生對數學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
學生具備強烈的閱讀欲望后,教師還應該針對閱讀方法加以指導,重點要把握基本閱讀方法的點撥與鼓勵。
蘇教版小學數學教科書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依據,它的編排具有科學性,完全符合學生的發展需求,只有讓學生閱讀好文本中的相關內容,才能積極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才能提高動口、動腦、動手主動探究新知識、新技能的素質。
小學生學到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既要有知識準備,又要有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這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前提條件,作為教師,務必要抓住文本提供的教學資源中的重點和難點,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好奇好問的探究心理。如在推導“梯形的面積”時,我就先讓學生自己閱讀解決教材中的準備題:怎樣將梯形轉化為已經學過的圖形?學生通過閱讀與思考,各自開始尋求解決方法,迫切期望掌握推導梯形面積公式的有效途徑。
學生在閱讀有關數學概念和法則的過程中,只有把握本質性的東西,才能學有所獲,具體應該從以下兩個環節入手:
其一,抓住關鍵的字詞。如分數的定義中,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就是分數。學生在閱讀時要抓住“單位1”這個關鍵詞來理解,它可以指單個物體,也可以指一個整體,唯有如此,學生才能真正感悟分數的定義。
其二,及時巧妙地設疑剖析。學生在閱讀中提出自己的疑問是創新思維的重要表現,教師應該予以適度的支持與鼓勵。如學生學完“平角”的概念后,有些學生認為平角就是一條直線,但遭到了一大批學生的爭論,面對這一現象,我沒有直接評判,而是讓他們進行深層次閱讀和辨析:平角是個角,要有頂點,只是平角的兩條邊處在同一條直線上,角與直線能等同嗎?通過同學們集思廣益的探討,問題迎刃而解了。
學生對知識系統內化的掌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非通過在閱讀中比較后提升不可。一般而言,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比較前后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與區別,有利于對新知識擁有系統性的領悟。如學生學習了“倍數關系”的知識后,我在課堂上展示了兩個習題:①“12的3倍是多少?”②“一個數的3倍是12,這個數是多少?”許多學生瞪大眼睛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比較:這兩個習題有何區別?分別求什么?到底如何區分這類題目?功夫不負有心人,學生對倍數關系的聯系與區別有了進一步了解與掌握。
探究問題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但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往往步入誤區,究其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沒有仔細地閱讀題目是重要原因之一??梢姡瑢W生順利攻克一個個問題的“堡壘”,仔細讀題是關鍵的“一役”。
假如學生對概念題不仔細閱讀,就不能順利找到題中的關鍵和重點。因此,要求學生多讀幾遍比較容易混淆的題目,即使是填空題也要讀通、讀懂含義。如“把10米的鐵絲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全長的( ),是( )米”。前一個括號要解讀為“幾分之幾”,后一個括號要解讀為“求長度”。學生只有全方位理解題意,才能提高解題的正確率。
不少學生在計算題的閱讀中往往粗枝大葉,這是釀成算錯、抄錯題的主要因素。為了有效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不僅要他們正確掌握計算方法,而且要計算細心,尤其要高度關注題目中的數據和運算符號,對運算順序也要做到胸有成竹,另外還要認真檢驗。當然,教師還可以經常布置一些計算練習讓學生獨立完成,從而讓學生多積累計算經驗,并在潛移默化中糾正自己的不足,逐步形成良好的計算習慣,為提高計算正確率奠定基礎。
仔細閱讀是學生審題的核心環節,但有些學生在做應用題時,往往盲目地看一眼就揮筆答題了,從而發生錯誤。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有的放矢地指導學生反復讀題,掌握已知條件和求知的目標,為分析數量關系夯實基礎,為正確解題掃除障礙。其實,許多錯誤只要再讀一遍就會發現,這種仔細的態度要在平時的練習中反復強調,注意滲透,就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春風吹拂楊柳依,數學閱讀新天地,求實創新發展路,把握題旨高效益。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但愿奮斗于七尺講臺上的園丁們銳意進取,大膽創新,積極挖掘學生閱讀數學的潛能,開辟閱讀數學的視野,想學生所思,給學生所需,為全面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