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國際學校 周小勇
教師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想要幫助學生培養自學能力和個人探究能力,是一項長期又復雜的系統化教學過程,這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因此,數學教師應該通過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為學生開展“任務探究”實踐研究學習,不但可以幫助學生熟練地掌握基礎的初中數學知識,還可以將學生生活實際和日常學習聯系起來,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自學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引導學生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或者是課本中的問題的時候,能夠通過自己仔細分析,使用教師課堂上所傳授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通過任務的方式驅動學生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完善,讓任務的形式變得豐富有趣,更加方便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去。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開展“任務探究”性學習的實踐研究。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構建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重要的教學方式。將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式進行一次巨大的變革。將學習的重心放在探究性的實驗實踐活動。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大大幫助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對于數學知識問題進行發散性思維的思考,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班級中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情況和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將所有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并且在主要分配的時候做到能力互補、個性互補。之后,教師可以對于每個小組進行分層教學。將同樣的一個知識點,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作業布置和學習任務安排。讓每個學生在小組內的學習都可以做到積極參與主動參與。通過這樣任務學習的手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提高自己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通過探討研究交流進行數學知識學習,更有助于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著重鍛煉他們的自學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鼓勵他們繼續對知識和問題進行探究和延伸,讓每個學生在初中數學課堂學習過程中都能會有所收獲。
教師在學生學習數學的時候,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起自主學習的學習模式。比如,當學生學習到《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提出以下的題,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某個學校計劃在元旦期間組織學校教師去某地旅游,參加這次旅游的教師預計有15到20人。甲、乙兩個旅行社服務質量相同,價格相同。甲旅行社愿意給予每位游客7.5折的優惠,乙旅行社愿意在免去一位游客的旅游費用的基礎上,其余每位游客八折優惠。問怎樣選擇旅行社費用更少?從我這樣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進行分類探究。探究內容由淺及深,使問題具有可探究性,更好地讓學生通過分類進行問題的探究,激發學生探索和研究的興趣。
教師想要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任務探究性學習的實踐活動,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建立一個適合對于任務型探究實踐活動進行科學評價的評價體系。因為一個完整的評價體系是學生和教師交流互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和積極程度以及對于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對于自己在課上進行的數學教學成果有所了解。良好的評價體系不僅是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同時也要對自己的教學情況進行反思和改進,及時地發現在教學中實施任務探究教學模式所存在的問題,并且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讓課堂學習過程中的任務探究實踐學習,對于學生在初中數學學習更加有幫助,更加有針對性。除此之外,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還應該是多元化的,不應該僅僅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或者是某一次作業的完成情況來對學生進行判定。要將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后作業完成情況、考試成績以及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綜合起來,對學生進行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指出學生所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明確地知道自己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好對癥下藥,進行改正。
一般情況下,課后作業的布置都是和課堂中傳授的內容有緊密的聯系,尤其是針對任務探究性學習的實踐作業來說,更應該布置和課堂學習有著緊密關聯的課后作業。比如,在學生學習到《因式分解》這一課的知識內容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因式分解的作業。如:一個多項式x2+ax+b因式分解式為(x+1)(x-7),求出a+b的值。這一類探究型的問題,之后,教師可以根據作業的完成情況以及學生在作業學習完成過程中所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及時、有針對性的評價,將學生引導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詳細的講解。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及時發現自己學習的問題所在,讓每個學生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都能夠有所收獲。
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任務探究性學習實踐具體表現為師生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或者是小組和小組之間的互動等多種形式的互動探究過程。在各種各樣的探究活動中,幫助學生提高探究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將學生放在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上,給予學生更大的學習自由度以及學習空間,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應該限制學生的思想發展,而是更應該鼓勵他們進行開放性思維和創新思維,進而不斷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創新創造能力,促進學生更加高效地完成探究性實踐活動。除了鼓勵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進行主動的探究,教師還應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機會,讓學生進行大膽的質疑,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不斷加強學生們自主學習的學習自信心。最后,教師應該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尋找一些一題多解的數學問題,充分地發揮學生學習的高度自由性,讓學生從一個問題中能夠學會舉一反三,探討出更多創新性的解題思路,讓學生的探究性數學學習內容更加豐富,更加富有創造力。
比如,在學生學習到《平行四邊形面積》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
可以向學生提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什么有關?讓學生經過討論和自主思考之后進行回答。在這個時候,大部分的學生都會回答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底有關、和底邊高有關、和斜邊有關。教師就可進行引導,詢問學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相鄰兩個邊的夾角是否有關?然后引導學生對于以上的幾個問題進行實踐探究,找到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規律,并讓學生嘗試著在生活中找到相應的例子來加以證明。這樣的方法更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鼓勵他們進行思考和探究,讓學生對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知識點掌握得更加牢固,從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率。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開展“任務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很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和傳統教育方式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可以更好地提高初中學生學習數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創造的意識,開拓學生思維能力,對于學生學習初中數學有著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