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實驗小學 花玲玲
基礎教育改革十多年,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但教師傳統的觀念與倡導的核心素養的理念有沖突,家長過于關注學習結果,學校過于注重學生考分,使素質教育在現實與理想中曲折前行。優秀教師的教學行為被一些教師爭相效仿,固化單一的評價方式、教師重主導輕主體的現象影響了學生素養的養成。教師要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理念的引領下,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優化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使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安排時間,讓短暫而又寶貴的時間能被高效地利用。導入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時間雖短卻不容小覷,導入時間要合理把握,如果導入時間過長,講授的時間就會變少,會影響學生思考、探究的時間。教師應適當壓縮導入時間,避免學生長時間地沉浸其中而“無法自拔”。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導入,要簡短而能切中要害,其時間不宜超過5分鐘。如在蘇教版三下《認識年、月、日》一課教學中,教者以談話的方式導入,“你喜歡猜謎嗎?老師這有一道謎語,大家來猜是什么?(媒體呈現)一物生來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把它脫一件,年度剩下一張皮。”當學生猜后,教者呈現謎底,并讓學生說說日歷有什么用?還知道哪些年、月、日的知識?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幾日?教者以游戲的方式導入,讓學生從謎語中獲得學習內容,導入能激趣引思,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并自然地過渡到所學內容。
課堂中的教學行為要服務于教學,能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教師要選擇不同的呈現方式,促進學生的思考。一是語言的呈現要準確規范。語言貫穿于教學的始終,語言運用的得當與否,會影響了教學效率與效果。用詞要規范、吐字要清晰、組織要恰當、語速要中等,要接近于口語,能讓學生聽清楚教師所要表達的內容,如語速過快、表達模糊,學生聽不清楚教師表達的內容,就會影響他們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教師用詞要準確、嚴謹、簡潔,能讓學生快速地領會內容,有效地學習知識,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所學知識。二是板書的呈現要清晰明了。教師的板書能彌補語言表達的欠缺,使教學內容更加具體、清晰、易懂,能突出教學重點。但在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對板書的認識存有偏頗,他們認為只要把題目講清楚透徹, 有無板書不影響大局。其實,板書能形成知識的系統性、連貫性,能使講述更加緊湊,能節省課堂時間。板書也具有啟發性,能體現學生的認知規律,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從板書中領悟出規律。教師要把握板書的布局與結構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生動,能促進學生的消化吸收。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一些關鍵詞放大,以提醒學生注意。三是聲像呈現要恰當有效。利用多媒體呈現聲像資料,能豐富學生的感知,促進學生的思考,但教師要分析學生的年齡特點,低年級學生不喜歡嚴格沉悶的風格,而高年級學生不喜歡幼稚花哨的背景。教師不能隨心所欲,要因需呈現、因學呈現,能促進學生對內容的感知,使抽象的變得易于理解。如在《面積單位》一課教學中,教者用多媒體呈現森林里小豬兄弟買地磚裝修新房的動畫,豬哥哥買了20塊地磚,豬弟弟買了30塊地磚,它們都說自己買的地磚剛好能鋪滿客廳,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教師以媒體呈現動物,引發學生對地磚尺寸不同而塊數不同的討論,讓學生產生探索面積單位的興趣。
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依賴于教師的傳授,而是需要真實生活情境的支撐,并在學習活動中逐步培養起來的。教師要為學生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將抽象的知識生活化,讓復雜的問題與生活的情境彼此交織,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情境要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能引發學生的探究熱情,提升他們的思考水平。如在《認識千米》一課教學中,教者播放“神舟五號”的飛天視頻,并通過一系列的數字一起與學生解讀“神舟”:飛船總長9.2米,返回艙直徑2.5米,運載火箭塔組合體高58.3米,變軌后圓形軌道距地球343公里,共進行了約60萬公里的旅行,實際著陸點與理論著陸點相距4.8公里。讓學生讀一讀,把消息中應用到長度單位的數據找出來,說說這些數據中,哪一個長度單位是過去在書本中學過的。教者創設情境,引出課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要樹立生本理念,要關注學生的成長,接納他們的個體差異,并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學情制定合理的目標,要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教師要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學生也要加強反思,能對自己的學習有清晰的判斷,從而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
教師要立足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去改變評價行為,不以學生的成績作為評價的唯一指標,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學習情感等內容,從全方位、多角度地評價學生。成績不是評判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思想道德、思維水平、學習態度、交流合作、團隊意識等方面也應作為評價的標準。教師要開展多元的評價,不僅要重視教師評價,還要關注自我評價、學生互評、組內評價。教師可以建立檔案袋,對學生的課堂表現、思維能力、學習態度、興趣愛好、與人溝通等方面進行評價,以促進學生的交流合作、實踐能力、創新意識、責任意識等方面的培養。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以實現以評促學的激勵功能。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立足生本,關注學情,因生而教,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認知儲備,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