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伊莊中心中學 張 俠
在中國傳統教育中,數學就已經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越來越多的研究及文章指出數學的學習是培養學生嚴謹思維最直接的方法,同時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必須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不斷探索尋找先進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能夠對數學教學產生興趣,不斷地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
我們要改變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方式,將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學會將學科知識與學生的注意力保持時間相結合。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如果發現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中已經勞累,就可以穿插講一個小故事或者一個笑話來活躍課堂氣氛。其次,教師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設計教學內容,改變傳統的書本教學,讓知識變得更生動有趣。
例如在學習初中數學中三角形的知識過程中,這一章節的學習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三角形的定義以及求其面積的方法并學會應用。將學生直接帶進書本教學,很容易導致他們產生浮躁的學習情緒,教師在第一節課中可以先發問:“為什么我們國家以前的房子屋頂都是呈三角形形狀?”這個問題會引發學生的思考,每個學生會有自己的答案,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要給予鼓勵并夸獎,最后提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其他形狀的工具,讓學生比較三角形與其他多邊形的穩定性,接著教師引入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積極的狀態中進行進一步的書本知識學習。
數學是一門重要又具有一定難度的學科,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在講臺上將書本上的知識機械地教學給學生,學生同樣機械地接受知識,但只是表面上的了解和熟悉,并不能做到深度的理解與掌握。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始終明白并尊重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他們是學習數學知識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中的職責是幫助與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引導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運用正確的方法與方向。為了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數學教學課堂中可以采取分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分組合作是現階段人們學習工作中常采用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分組合作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在教學要求下需要自己去尋找探索問題的答案,學生與學生之間需要學會如何分配工作,并在分工中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務,最后進行知識的匯總與分享,讓組內每一個人都參與到思考中,并能夠集中眾人之智,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與數學水平。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運用分組合作的教學模式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一方面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另一方面對學生日后的合作團隊意識培養具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在學習初中數學中“一次函數與二次函數”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上課前先自主預習并收集生活中涉及一次函數與二次函數的現象。在課堂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在分組過程中,教師要保證每個組之間的綜合實力沒有太大的差距,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互補。教師在分完小組后,要求學生先自己討論課前收集的信息,并思考討論一次函數與二次函數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走下講臺來到學生之間,可以聽聽小組內學生之間的討論,進行相應的糾正與鼓勵,這樣有利于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讓數學教學更有效地進行。最后教師可以讓小組內推舉出一名成員分享自己組內的信息。
學生在進行初中數學學習時,課堂上的時間是至關重要的,在這個時間里,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更好地理解書本上的知識,可以及時向教師提出自己的疑問,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但是人的記憶是有時間限制的,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知識在大腦中保存的時間只限于一定的時間范圍內,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后要及時回顧知識,對課堂中學習的知識進行復習。傳統初中數學教學中,多數教師都采用課后習題的方式檢測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情況,但是由于課后習題大多都有答案,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可以參考答案進行解答,這樣不能真實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在課后對書本上的知識進行及時復習,也可以通過一些試卷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驗。在初中數學學習中,錯題集的整理是很重要并且不應該缺少的環節,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將做錯的題目整理在錯題集中,并在題目旁邊做上備注,主要內容包括錯誤的原因以及所涉及的知識點,讓他們養成整理錯題集的好習慣。同時,數學教師要定期收集學生的錯題集進行檢查,為了鼓勵學生更好地對待錯題集整理,可以將學生中整理得比較好的錯題集向大家展示,讓學生學習他人優秀的整理習慣和學習習慣,實現班級學生的共同進步,不斷提高他們的初中數學學習能力。
初中數學是培養學生嚴謹性和邏輯思維的重要學科,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這將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數學學習,在自主學習中不斷地提高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水平,同時,要讓學生養成整理錯題集的習慣,及時復習與整理錯題,不斷鞏固自己學習的內容。
[1]張秋雨.分層分組合作教學模式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小組建構[J].新課程(中學),2017(05):184.
[2]吳長軍.初中數學課堂分組合作教學模式探析[J].考試與評價,2014(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