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
教育工作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關乎千家萬戶,影響面廣,社會期望度高。要堅持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按照“優質、公平、均衡”的原則,不斷優化教育布局,全力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因此自2017年起,泰安把“大教育”確定為全市教育事業的“格局”,在遵循教育發展和人才成長規律的前提下,突出泰安特色、創新工作模式,構建上下一體的教育發展新局面。在2018年全市教育工作會上,泰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展寶衛用“如果我是一名……”的形式,從百姓、家長、學生、教師、校長、教育局長六個維度,闡釋了社會對于教育發展的期望,相應提出泰安教育工作努力的六個方向。
如果我是一名百姓,會期盼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由莊嚴的承諾轉向生動的實踐。
如果我是一位家長,會期盼高質量的教育能夠惠及千家萬戶,普及全市城鄉。
如果我是一名學生,會期盼著規矩以成方圓,個性自由發展。
——展寶衛
想要把教育工作做好,首先就要明確百姓、家長、學生對教育的期望是什么,從社會實際需求出發,才能真正做到“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泰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展寶衛分管的工作有的任務急難險重,有的耗時耗力,但他表示最傾注感情的是教育,這三句話也是他對分管工作的目標凝練。
黨的十九大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泰安市在實現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并通過了國家全面驗收的基礎上,向優質均衡發展,就是回應人民群眾對教育美好需求的重大舉措。這種措施的推進,不僅要體現在規劃上、方案上,更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上,體現在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上。“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美好需求”,是泰安設計“大教育”格局所遵循的基本準則,同樣也是最終目標。
立足“大教育”格局,泰安確定了教育工作優先發展、均衡發展、創新發展、開放發展的總體思路,泰安市教育系統著眼于社會層面的公平公正,致力于縮小城鄉之間、縣與縣之間、學校之間的差別,把傳統本色和時代特色有機結合,融會為學生成長、成才、成功的重要標志,使泰安的教育、泰安的人才、泰安對人才的吸引力不僅要走出山東、走向全國,而且要走向世界。
如果我是一名教師,會期盼成為一名優秀的園丁,留下一世芳華。
如果我是一名校長,會期盼教學相長,桃李芬芳。
——展寶衛
“教育”是個大課題,非一朝一夕能讀懂參透,教育者要有“教育情懷”,能耐得住性子,撲得下身子,并愿意在這個大課題上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老師,初見您的那一天,您那和藹的笑容像陽光一般瀉入我的心海,明亮的雙眸閃著溫暖的光芒,從那一刻起,我就決定和您做永遠的朋友。”這是泰安英雄山中學王光棟老師在今年春節期間收到一名學生發來的短信。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缺乏父愛母愛,但她不缺乏志氣和毅力。我想起了在課堂上她踴躍發言,想起了她平時工整的作業,她,就是一個頑強的小天使。”這是東平縣接山鎮中心小學教師鄭麗娟寫下的家訪日記。
“半天的家訪,換來的是幾個家庭對孩子的重新認識,改變的是幾個孩子的成長環境,這就是家訪最大的收獲!家訪之路,雖然煩瑣,但我會一直認真走下去!”這是肥城市龍山小學教師張燕在結束一次家訪后的真實感受。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扮好四大角色,即靈魂工程師、人生好榜樣、求知良師和成長益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當老師必須做好學生的人生好榜樣,成為學生一輩子效仿的榜樣。長期以來,泰安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教師,他們都堪稱良師模范,每一名教師都應該向他們學習,成為學生求知道路上的良師、導師。老師應該做到讓學生能夠和你說心里話、說家常話,甚至可以發牢騷,能得到心靈的慰藉和指引,從而能夠看到方向,獲得力量。
作為一名校長,辦好學校是永無止境的課題,只有真正做到“教學相長”,才能最終實現“桃李芬芳”。2018年4月24日,泰安師范附屬學校校長姚宗嶺又一次來到泰安師范附屬學校高鐵碩園校區建設工地,查看新學校建設情況。早在2014年,泰安師范附屬學校成立了大安小學,經過四年多發展,大安小學已經成為泰城東部重要的教育資源。1986年,姚宗嶺師范畢業后就扎進了校園,做過班主任、大隊輔導員,與學生在一起待了三十多年。泰師附校是泰安教育集團化發展的重要試點,現在學校擁有主校區、大安分校、岱溪分校,碩園分校正在建設當中。每每提及此,姚宗嶺總會說在教育集團化發展領域,自己還是學生,仍然在不斷探索。
如果我是一名教育局局長,會期盼著對標先進,勇于忠誠擔當。
——展寶衛
在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泰安把“班子建設”放在重要位置,抓班子就要抓“領頭羊”,教育局必須有一個好局長,學校必須有一個好校長,必須有一個好班子,必須帶出一支好隊伍,才能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好人才。
在全市教育工作會上,展寶衛與全體教育戰線工作者共同分享了對于如何勝任“教育局長”的理解。展寶衛說,全面從嚴治黨的今天,我們一定要向先進模范學習,為事業發展、為標準提升、為干事創業樹起標桿。作為教育局局長,要傾注感情,要把干事業作為實現個人理想的途徑,把理想作為做好教育工作的不竭動力;要激情擔當,在強力推進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工作難度也越來越大,我們必須以高昂的激情和充分的擔當迎難而上、攻堅克難;要熱情服務,要力爭讓校長們滿意、讓老師們滿意、讓社會滿意、讓家長們滿意;要傾情奉獻,就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全資源地投入。
泰安東平縣轄11個鄉鎮、3個街道,有716個村居,總人口80萬人,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19所,在校生78377人。近年來,東平縣始終把教育作為第一民生工程、第一德政工程,克服財力困難,踐行“弱縣辦大教育”的氣魄。東平以過去十年投資總和,持續實施“教育振興計劃”和“教育綜合提升計劃”,發力基礎設施、綜合管理、師資隊伍、教育改革“四大領域”,2016年11月高標準順利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驗收。東平縣被評為“省教育信息化示范縣”,行風評議由原來的社會管理類倒數第二名躍居首位,并連年處于先進位次。2017年12月,東平縣教育局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何冰是東平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作為教育系統的領頭人,何冰表示在抓教育發展方面,東平從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出發,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課堂改革;實施校長三項工程,讓校長真正做到學校發展的領頭人;加強隊伍建設,2015年以來全縣共補充700名在編教師,干部考核機制更加科學嚴肅……面對現實情況,東平縣不等不靠,困難面前積極想辦法,多想怎么辦,憑著這股熱情和韌勁,近年來東平教育取得了令人刮目的成績。
經過探索發展,泰安市進一步認清了教育在新時代的重要地位、作用、任務和目標,認清了干教育的措施和辦法、效果和預期。下一步,泰安的教育工作將從提高政治站位、科學規劃布局、加大社會投入、推進改革創新、加強班子建設和優化發展環境六個方面來努力。
隨著形勢的變化、布局的調整和人民群眾需求的提升,要求教育事業的發展要進一步進行科學的規劃布局,統籌解決好資源公正、質量匹配的問題,解決好學前教育等短板問題。泰安通過規劃布局,統籌協調推進義務教育、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發展,為全市發展提供強大的人力資源支持。2017年泰安全市財政的支出,近80%用于民生事業,一半以上是用于教育。并且,隨著新學校的啟用、大班額的推進、師資隊伍的優化和強化,今后需要在教育方面更進一步的加大投入。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各級黨委、政府的職責,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情,需要全社會共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教育事業是從古就有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為之奮斗。培養人的事業是最神圣的事業,教師是最令人羨慕和尊敬的職業,干教育是最光榮的使命。泰安市致力于教育事業的發展,今后將為泰安的“大教育”發展、為孩子們的成長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