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勇,劉玉方,自蔚托,王鑫晨,劉 鑫
(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大理供電局,云南 大理 671000)
電力傳輸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主導性動力,與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都有著密切性關聯。當前,除了電力傳輸模式的不斷優化,電力傳輸技術也在實踐過程中進一步創新。主網二次保護連接片投退狀態查詢系統,作為電力傳輸技術的代表,在電力傳輸主網安全防護占有重要地位,為了進一步激發新技術在電力傳輸保護中的優勢,必須將新技術融合在電力防護實際環境中,才是發揮新技術優勢的基礎條件。
現代主網二次保護操作主要采用數字化控制系統作為主要方式,但當前企業中從業人員綜合能力,與新型主網二次保護裝置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例如:企業中下關巡維一班共有員工28人,平均年齡45歲,本科學歷5人,專科學歷16人,中專及高中學歷7人,已取得技能等級高級技師2人,技師3人,高級工15人。這些操作人員:對于一次設備維護操作經驗豐富,技能較強,但對于二次保護原則及投退要求認識不足,二次保護連接片投退跟不上電網運行方式的變化,存在投切錯誤的誤操作風險[1]。
同時,電力傳輸保護結構中存在運作設備自我保護運作能力有限的問題,對系統設備在電網傳輸中發揮作用造成了阻礙。例如:下關巡維一班轄區運行方式變化后,需同時實行主變后備保護跳各側,及母聯斷路器連接片投切,但設備自我調節能力較低,需要人工定期進行操作,才能夠達到主電網的有效控制。
結合以上對當前主網二次保護連接片投退的實際情況分析來看,新技術是運用數字程序,建設一個與設備相匹配的相關性控制裝置,這種裝置是基于Android和Windows系統基礎上,研發出一個滿足一次設備要求的二次保護連接片投退狀態系統,并通過導入數據庫,將一次設備運行方式變化時的信息,設定在模塊運行裝置內。當主網狀態中的保護裝置處于系統運作狀態時,操作人員能夠通過相關斷路器對主線路進行查詢。
同時,依據以上數字化應用裝置結構,本次程序研發的計劃按照1-3月完成110kV巍山變、荒草壩變數據庫編制。4-6月完成220kV下關變、海東變,110kV新七五變、天井山變、鳳儀變、漾濞變、古城變數據庫編制。7-8月完成大倉變、賓川變、牛井變數據庫編制。6-10月完成系統研發及測試的計劃進行,經過一個周期的區域主網二次保護裝置的有效分析,實現了對技術研發對應區域電網管理信息的全面性收集。
主網二次保護連接片投退狀態查詢系統,為了有效解決電力傳輸中存在的問題,實現電力傳輸網絡數字終端技術的創新應用。
一方面,建立各變電站在多種運行方式下,與一次設備相匹配的,具有特殊性的二次保護連接片投切狀態數據分析總控制點,電力傳輸監管人員可以通過以太網,在電力傳輸監管結構上,對主并網結構中電力傳輸保護裝置進行監控分析,實行逐層化的科學分析模式,對電力傳輸中的信息進行全方位監控,從而達到對電力傳輸結構保護的作用。
另一方面,新技術的研發構建了多個網絡外部連接終端窗口,操作管理人員可以直接通過手機客戶端,網頁操作等多個渠道,實行系統化的信息終端處理。這樣,主網電力傳輸保護人員,就可以直接通過手機操作,達到對電力保護裝置操作的效果,電力傳輸安全防護工作的安全防護性提升、系統可操作性也得到保障。
主網并電關聯模式的預期運作,也是新型數字化傳輸模式取得新成效的重要體現。與傳統的電力傳輸網絡相比,新技術的研發工作,也為未來電力傳輸安全防護工作的開展預留了一部分可變動空間。例如:系統在在操作前將斷路器狀態錄入,即可按提示進行所涉及的連接片投切操作,員工能夠直接進行網絡程序外部端口連接,通過程序中前端框架使用靈活的bootstrap與jquery相對應,操作人員就可以直接進行程序操作,而無需實行其他外部程序連接操作,因此,在未來電力安全防護傳輸過程中,操作人員依舊可以通過網絡網絡大數據結構,實行電力保護的科學性傳輸,為后期電力傳導的創新提供了更大實踐平臺[2]。
現代化主網二次保護連接片投退狀態查詢系統的進一步深入研發,也要不斷提升我國電力操作人員的綜合能力,實現現代電力傳輸人員水平的科學運用。例如:組織電力操作人員通過電腦進行技術遠程控制分析,或者直接進行專業性程序操作指導,同時,提升電力操作人員的技術應用水平,也應繼續進行電力從業人員主網二次保護連接片投退狀態查詢系統的理論知識教育。
此外,為了達到全面提升電力傳輸安全管理人員系統操作能力的目的,也可以實行電力保護操作人員問題針對性處理措施,采取一對一式的系統應用問題處理,做好電力傳輸人員綜合運用管理,也可以達到提升操作人員的系統安全操作能力的效果。
綜上所述,主網二次保護連接片投退狀態查詢系統的研發,是解決電力供應設備問題的技術理論概述。在此基礎上,為了解決主網二次保護中的安全隱患,應注重構建自動化查詢控制數據庫、數字化終端技術的創新運用、主網并電關聯模式的預期運作、以及提升操作人員的系統安全操作意識,實現我國電網傳輸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開展。因此,淺析主網二次保護連接片投退狀態查詢系統的研發,將為我國未來電力傳輸結構的創新提供技術借鑒。
[1]曹勇.智能電網經濟運行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及其收斂速度優化[D].浙江大學,2017.
[2]殷智.基于超短期負荷預測的智能備自投在線投退系統[D].山東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