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凌潔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泰州 225300)
近幾年,隨著普招生源萎縮,注冊入學生源的逐步擴大,以泰州職業技術學院經管院為例,原來只有酒店管理一個專業采用注冊入學,隨著招生形勢的嚴峻,采用注冊入學的招生專業已經擴大為電商、財管、空乘和會計四個專業。預測未來幾年,注冊入學的學生將成為各大高職院校的主要生源。
溝通課程組在對經管院學生授課中發現,無論是課堂表現還是學生溝通情況,注冊入學學生與普招學生存在較大差異,注冊入學學生的現有溝通能力令人堪憂:大多數學生沉迷于手機、游戲、網絡,在虛擬的世界里面不可自拔,而在現實的學習和生活中,卻體現出木訥、不善于溝通、性格內向等問題。以自我介紹為例,溝通課程教學中要求學生在講臺上面對同學作 1~2 分鐘的自我介紹,結果很多同學語無倫次、表述不清晰、聲音語調失常、表情動作僵硬、全身或局部顫抖等現象普遍存在,甚至個別學生還出現了說了一兩句話后就不知所措地啞然枯立的情況。此外,缺乏主動溝通意識、不懂傾聽、錯別字病句滿紙跑都是極為常見的問題。
商務溝通課程作為泰職院經管類學生的基礎素質課程,從2012年開始在經管院各專業開設,迄今已有6年,課程從設立之初,就從各專業挑選專任教師成立課程小組,針對各專業普招學生進行學情分析,并結合企業需求特點確定課程培養目標,從而制定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
隨著注冊入學學生數量逐年增加,越來越多的高職學校開始重視注冊入學學生的人才培養問題,而生源結構的變化也同時帶來了生源質量的變化,原來針對普招學生開設的課程,以及課程的教學方法手段也必須隨之發生改變,商務溝通課程也是如此。
商務溝通課程組計劃在分析注冊入學學生學情、調研注冊入學學生溝通現狀的基礎上,對商務溝通課程進行課程改革,改革后的課程將更注重實踐,貼近生活和工作實際,結合新時代溝通方式的變化,培養學生實際溝通技能,切實提升學生溝通水平,幫助學生迅速融入工作環境,進一步體現“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理念。
課程組計劃利用2-3年時間對注冊入學學生溝通能力進行測評,針對學院現有注冊入學學生設計并發放調查問卷,分析注冊入學學生溝通水平,了解學生存在的主要溝通問題,對授課學生建立溝通檔案,并在學生中抽取典型樣本進行跟蹤調查,分析學生溝通能力發展狀況,切實了解注冊入學學生溝通情況。
課程組深入企業一線,根據學生所學專業未來的就業方向與就業崗位,研究這些崗位所需要的溝通技能與技巧,設計典型項目和任務,并采用通關模式,分別設立入職面試、與領導溝通、與同事溝通、與客戶溝通,以及成長為領導帶領下屬完成工作等職場情景,通過這些職場情景的設立,幫助學生從職場菜鳥逐步提升為職場達人,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感受職場氛圍,切實提高學生溝通能力。
溝通類課程改革首先要適應學生的需求,注冊入學學生一般學習成績差,學習積極性低,上課參與度少,大部分時間都是用在網絡和游戲上,談到未來的就業和職業發展往往是一臉茫然。在以往的教學工作中均是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下,學生的主動性不高,只是被動接受老師所講的內容,學習效果差。
面對這些實際情況,商務溝通課程在課堂組織與教學形式要講求多樣化的方式,增加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將教學同實訓結合起來,并實行分組制教學模式,讓同學們自主的去學習,利用課下的時間收集資料,課上進行演示,同學們通過分組學習,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在人際交往上的溝通技巧和溝通能力。
課程組計劃在2-3年內,收集資料進行課程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在教學庫中放入豐富教學資源,學生可以觀看視頻、閱讀案例,話題討論等等,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外一方面讓學生通過案例與自己的溝通實踐進行對比分析從而獲得提高,而且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外能夠利用教學資源進行課程的學習。
溝通課程組與學校社團組織、課外活動等將同學們聯系到一起,這些興趣愛好相同的同學,他們之間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話題,通過討論自己的觀點看法,加大在人群中發言的機會,增強自己的溝通能力。為同學們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溝通氛圍,同學們就會不由自主的融入其中,自身的溝通能力在潛移默化中提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