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可佳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210)
高職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本,肩負著為社會輸出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使命。而英語作為一種交際語言,對于學生未來發展的國際化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是衡量我國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重要的標志。擁有較高的英語應用能力,對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提高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但是受到我國以往傳統教育方式以及觀念的影響,我國高職英語教學依然存在的“高分低效”的現象,所以,為改變這一現象,還需要積極進行高職英語教學改革,開展有效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所以,本文針對高職英語改革中的有效課堂教學進行分析、探究,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對于學生而言,興趣就是最大的學習動力,也是學生學習路上最好的教師。因此,高職英語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英語教學內容的學習熱情。而課堂導入作為課堂教學中不容忽視的化解,有效的課堂導入能夠更好的引起學生對后續課堂學習的期待,為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可以說,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般,所以,保證課堂導入環節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是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推動課堂教學順利開展的一大助力。
首先,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時,要保證導入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這樣一來,能夠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并充分認識到英語就在自己身邊,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以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生關心的事件、話題入手,這樣一來,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以當前學生關心的社會時事為基礎,以此來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最后,結合多媒體設備創設情境。情境的創設,能夠為學社過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英語應用環境,可以讓學生充分的利用自己的英語知識應對情境事件,進而能夠強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在輔助相關的角色扮演,可以有效的強化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提高學習效率并提高英語能力。
想要保證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而不是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機械的接受知識的灌輸。因此,高職英語教師要重視課堂氛圍的“活”,即創造活躍、輕松、愉快的課堂,實現學生教師共同的全程參與。這就需要教師從自身的教學觀念、師生關系以及教學方式上入手進行改變創新:
想要實現“活”的高職英語課堂,首先教師要且是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的要求,因此教師教學必須尊重學生的追星地位。同時高職英語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和英語素養,并且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課程,學生只有通過自身的實踐體驗,才能更好的掌握語言技能,所以,教師要切實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目標制定教學計劃。其次,教師要緩和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拉近,可以幫助教師自身以學生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并改變自身嚴師的形象,以“益友”的形象走進學生中間,進而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畏懼感和負擔感。另外,教師要多在課堂中走動,利用激光筆輔助多媒體教學設備,解放教師講臺“講師”的形象,進一步走進學生,拉近距離,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能夠給予學生足夠的新鮮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合作學習、探究式、提問、分層、教學反思等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對多媒體的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夠通過文字的動態化、視頻、聲音、圖像等,豐富不同課題的表現形式,進而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多媒體的利用極大的節約了教學時間,還能借助互聯網挖掘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的視野,并創建情境,可以說,在給予學生更加直觀的理解,增加課堂趣味性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另外,良好的提問,則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探究、發現、思考,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次提問,則可以有效滿足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進而保證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最后的教學反思,則可以通過對教學目標、過程、方式、觀念的反思,發現不足,進而采取措施彌補不足,是完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效果不容忽視的環節,有利于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進步,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