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摘 要 愛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教育的全過程都流淌著愛。作為班主任的我,時刻不忘將愛的陽光真誠地送給每一個學生,讓他們的心靈因為擁有這份愛,從此燦爛無比。關鍵詞 愛心;教育;開啟;學生心靈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0-0207-02 能將堅冰融化,促使萬物生長的活力是陽光;能開啟人的心靈,促使人奮發向上的精神動力是愛。萬物的生長過程離不開陽光,人的成長歷程離不開愛;陽光能照亮廣闊的世界,愛能溫暖純真的心靈。愛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教育的全過程都流淌著愛。作為班主任的我,時刻不忘將愛的陽光真誠地送給每一個學生,讓他們的心靈因為擁有這份愛,從此燦爛無比。一、用愛心溫暖學生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一個班主任要做好本職工作,首先要做到愛學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于細微處見真情,真誠的關心孩子,熱心的幫助孩子。我深信,愛是一種傳遞,當教師真誠的付出愛時,收獲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愛!感受孩子們的心靈之語,便是我最快樂的一件事!”我常想,作為一年級的班主任要帶好這些孩子,首先要當個好媽媽,要像他們的媽媽一樣愛他們,要拿出自己的愛心去“哄”他們,和他們一起做游戲,一起跳繩,幫他們系鞋帶、整理書包等,這樣,慢慢地,孩子們就會跟我親熱起來。我曾經教過一個叫天涯的孩子。他剛上學時,上課要么擾亂他人學習,要么低頭搞小動作;課間胡亂打鬧,同學間經常鬧矛盾,同學們都嫌棄他。我多次對他說服、教育,但他只在口頭上答應,一轉眼又忘了,效果甚微。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電話聯系了他的家長,通過他爺爺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他的父母離異了,跟隨爺爺、奶奶生活,他的父親在上海打工,從來不給孩子打電話,也不回家看孩子,孩子很想念他。聽了他爺爺的話,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像打翻了的五味瓶!當時,我想:我一定要幫助這個可憐的孩子!從那以后,課余時間,我經常找他談話,聊聊家常,詢問他家中的一些事情,處處關心他,讓他感受到老師的關愛。上課只要有了一點小小的進步,我就使勁地表揚他。讓他給同學們發本,讓他給班級抬水……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信賴他。我還打電話聯系了他的父親,讓他父親經常給孩子打個電話關心孩子,使孩子感受到父親的關愛。通過我的努力,他上課開始認真起來,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也融洽了,各科老師都夸獎起他。在以后的日子里,經過老師和同學們的不斷幫助,他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同學們開始喜歡和他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了。前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說過:“愛是無聲的語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劑。”教師對學生的愛,勝過千次萬次的說教。只要用愛的春風溫暖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用愛的春雨滋潤每一個學生的心田,我們相信:每一只“小鴨”最終都會變成“天鵝”。他的轉化,讓我深刻體會到,對于這樣特殊家庭的孩子,只要我們用心,只要我們用愛,就可以開啟學生的心靈之窗。二、用真愛欣賞學生1852年,屠格涅夫無意間被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的小說《童年》所吸引。他幾經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達了他對作者的欣賞與肯定。姑母很快寫信給侄兒:“你的第一篇小說引起了很大轟動,大名鼎鼎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稱贊‘這位青年人如果能繼續寫下去,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欣喜若狂,他本是因生活苦悶而信筆涂鴉打發心中寂寞的。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賞,竟一下子點燃了他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價值,一發不可收地寫了下去,最終成為著名的藝術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爾斯泰。欣賞是一種力量。教育尤其需要欣賞。教師欣賞學生,需要輸出一種信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欣賞。對于我個人而言,我的信號就是鼓勵。充滿藝術性的鼓勵是高境界的教育,善于巧妙鼓勵學生的老師是高明的、機智的。每個孩子都是一塊璞玉,需要我們教師細心去雕琢。我曾細心雕琢,用明智地鼓勵喚醒過這樣一個孩子。他叫佳進,十分調皮,課堂上經常搞小動作,不認真聽講;課后經常搞些小惡作劇,刁難其他同學,作業總是潦潦草草。任課教師屢次向我投訴這個令人頭痛的孩子。經過調查了解得知,他的父母離異,母親在韓國打工,他跟隨姥姥、姥爺生活。姥爺從小對他就管教得甚是嚴格,稍有錯誤,就會拳腳相加,常常導致其傷痕累累,但他過后仍不知悔改;姥爺又是棍棒相向,他依然我行我素。暴力對于這個孩子來說,已毫無教育效果。我知道,他是疲倦于暴力的家庭教育下,而產生了叛逆心理。該怎樣教育這個孩子呢?我開始格外地注意他,發現他在同學中有一定的號召力,我就試著安排他組織一些勞動,他都能干凈利索地帶人把任務完成。任務完成后,我就對他加以表揚,并鼓勵他繼續努力,爭取在學習上也取得進步。他也笑著點點頭。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我又讓他擔任勞動委員,并提出要求:你現在是班干部,做事要有分寸,要嚴格約束自己。他言辭激烈地說:“好,我保證做到。”看到他那堅毅的眼神,我看到了這個孩子的轉變已經來臨。從此,我經常找他交流,他總能對我推心置腹地說出他的心里話,我們或談及班級的勞動,教育他要提高自己的威信,才能領導好同學們;或談及他的學習,讓他明白老師的苦心,鼓勵他改正不足,努力學習;或談及他的家庭,使他了解姥爺的用意,讓他與姥爺進行心與心的交流。與此同時,我還多次與他的姥爺談心,建議他試著去體會孩子的心情,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不要再打孩子。看著佳進那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都欣喜不已。培根說:“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欣賞是一種給予,一縷溫馨,一脈溝通和理解,一份信任與祝福。我的教育經歷驗證了:欣賞能使人具有成功感,可以起到點石成金,錦上添花的效果。三、用微笑感動學生心理學上著名的“南風效應”,至今讓我無法忘懷,愈久彌香。其大意如此: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有辦法使行人把大衣脫下來。北風不假思索首先來了一陣狂風猛吹,試圖吹掉行人的大衣。凜凜刺骨的北風迫使行人不得不把大衣裹得更加嚴嚴實實。而南風則不然,它徐徐吹動,使人漸生暖意,行人在不知不覺中解開了紐扣,脫下了大衣。南風巧妙又輕松地獲取了勝利。“南風效應”帶給我們深刻的教育啟示——教師對學生冷漠必定會造成對立情緒,將直接影響教育效果,這實在不是明智之舉。相反,一個微笑會讓學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感到溫暖,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動,從而收獲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勁光,原本是一個乖巧懂事,勤奮好學的好學生。可是一場車禍,奪去了他父親的生命。從那以后,他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他把自己的心鎖起來,不再和同學說話,不再和同學做游戲,而是獨自坐在教室的角落里發呆。他對學習的興趣也蕩然無存了……總之,他的世界只有黯淡。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怎樣才能讓勁光從悲傷的陰影中走出來呢?于是,我找到機會,和他進行了一次促膝交談。“最近你有什么不順心的事嗎?”我微笑著說,努力讓他打開心扉,“說給老師聽聽好嗎?老師愿意分擔你的憂愁。”他依舊低著頭沉默不語,氣氛近于達到冰點,讓人窒息。然而我并不放棄,拍拍他的肩膀,繼續鼓勵:“人生的道路曲曲折折,誰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老師只是想真誠地幫助你解開心結,鼓起勇氣,繼續走好今后的道路。”話語落下,我欣喜的看到勁光的眼睛閃亮了一下。多么久違的眼神,和先前那暗淡的眼神比起來,顯得那么彌足珍貴。他向我講述了他父親出車禍去世的事情,他說:“他覺得天像塌了一樣,再也沒有父親疼他、愛他了,他覺得生活失去了陽光,顯得毫無光彩。”“吧嗒吧嗒”大顆的淚珠滴落了下來,那淚中,該有多少苦澀、多少憂愁,那淚珠該是多么冰涼啊!我的眼眶也不禁濕潤了,我把他緊緊地摟在懷里。過了一會兒,我沾凈淚水,重新微笑著說:“勁光,雖然你的父親不幸去世了,但你還有媽媽、老師和同學,我們都會疼你、愛你。老師相信,你的父親也希望你能成為一個勇敢的孩子,用微笑去面對生活。”這時,我看見勁光臉上綻放出一絲笑容,雖然只有短暫的幾秒。事后,我找到勁光的母親,勸慰她放寬心胸,在家里多多安慰、疼愛孩子,讓他感受到母愛的溫暖。我還讓同學們每天都微笑著跟勁光打招呼,下課找他一起玩耍,經過我們的努力,勁光終于走出了悲傷的陰影,找回了久違的笑容。“笑是陽光,它能消除人們臉上的冬色。”大文學家雨果說。的確,微笑是人類最甜美、最動人的表情,微笑是內心情感的真實流露。只有心中有愛,只有尊重學生,真誠對待學生,才能以燦爛的微笑面對學生,使學生享受到教育的快樂!在教學中,當學生取得成功時,我會用微笑送去欣賞;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我會用微笑送去鼓勵;在學生犯錯時,我會用微笑送去寬容。“一個微笑,花費很少,價值卻很高”,給的人幸福,收的人回報。教師是愛的天使、愛的化身,在一些平凡瑣事中,用一顆滾燙的愛心和無限的牽念去譜寫出一曲曲師愛之歌,讓一顆顆稚嫩幼小的心靈在愛的溫暖懷抱中茁壯健康成長,成為有用之才,這不正是為人師者無上的光榮和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