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企業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是當今企業必須思考的關鍵問題,特別在平均利潤率并不高的工業企業,要想保持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就必須制定與企業戰略發展相適應的成本管理方法,通過成本控制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一、現代成本管理方法與特點
目標成本是企業通過成本預測與分析之后在一段期間內應該達到的成本定額目標。影響成本增減的因素包括原材料采購價格、研究開發設計費用、各項期間費用、勞動力成本等各項耗費。目標成本預測是要針對不同行業的特征,分析各種影響成本的因素與成本相互之間的關聯性與影響程度。通過市場價格反推估算產品成本,然后對估算的目標成本指標進行分解并落實到企業內各部門,使各部門明確成本責任從而促進企業成本管控水平的提升。現代成本管理已經由過去單一地只注重生產環節的成本控制轉變為注重供、產、銷等企業經營各環節的全過程成本控制。成本管理的范疇也發生了變化從物質產品的成本延伸到質量成本、環境成本、信息成本等非物質產品成本。網絡化與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升了現代成本管理的水平。
二、影響成本的因素分析
影響成本的因素分為內部因素影響與外部因素影響。準確分析內、外部影響因素可以更好地落實成本控制工作。
內部因素的影響包括:第一,生產設備、生產工藝、生產流程的影響。先進的生產設備與生產工藝可以大大提高產品生產效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并有助于提高產品質量與性能。對于類似規格型號的產品采用流水線作業比單獨作業減少了大量準備工作有效縮短了加工時間使生產效率大幅上升。引進新設備;采用新工藝、新流程是降成本的重要因素。第二,生產工人的技術水平影響。技術嫻熟、技能過硬的工人能大大降低生產工時與廢品率從而減少勞動力成本與廢品損失。第三,管理水平高低的影響。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降成本工作的成效。只有建立良好的成本管理體系才能真正落實成本控制工作從而促進成本指標的順利完成。第四,各部門責任性與執行力的影響。企業各部門必須嚴格按照成本指標任務不折不扣貫徹執行,實行全員全過程的成本控制才能有效降低成本。
外部因素的影響主要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競爭中各種不確定因素越來越多。隨著物價波動,原材料價格也在持續上升,致使企業采購成本增加。伴隨物價攀升的還有勞動力成本的增加。由于物價上升,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企業支付給職工的薪酬持續上升從而加重了企業成本開支。
三、工業企業主要成本環節
按照工業企業的主要經營活動劃分,工業企業的主要成本可以劃分為采購環節形成的采購成本,生產環節形成的生產成本以及銷售環節形成的銷售成本。影響每個環節成本高低的因素各有不同,應認真分析各個環節制約降成本的因素找出解決措施控制各項成本。一是影響采購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企業采購原材料的渠道和方式。企業應建立全球化的采購體系,企業要具有“全球眼光”和“市場思維”,就需要管理層不斷開拓視野,把眼光放到全球商業信息上,不斷了解與掌握全球最新商業動態,及時對相關商業信息進行比較與分析做出適合企業發展的抉擇。同時企業內部通過嚴格管理制定規范采購流程防止人為因素影響,實行公開采購,如此才能避免采購到價格高、質量劣的原材料造成采購成本的增加。二是影響生產成本的因素主要是企業生產產品過程中發生的各項直接支出與各項耗費等。直接支出主要包括用于生產的各種原材料、輔助材料及生產人員的工資等。各項耗費主要包括修理費、折舊費及管理人員工資等,企業進行生產一定要全面權衡各生產要素、合理配置資源以求達到最佳生產效率與最大產值。三是影響銷售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企業產成品的銷售渠道與營銷方式的問題。企業的銷售過程是把產品變為商品,把商品變為現金的過程,企業應將生產出的產品銷往最需要的區域與人群中,銷售過程不可避免地發生各項費用開支,但必須追求實際、講求實效,如果不追求實效,企業銷售成本增加,只會使銷售成本增加削減利潤,甚至虧損。
四、企業成本控制的方法與措施
工業企業降低成本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采購環節上要分析市場行情,對于原材料的購進要盡可能購買質優價廉的產品來節省開支。在生產環節上,要重點降低廢品率,廢品就意味著資源浪費成本增加。在生產工藝上改進技術,提高材料利用率,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從而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同時優化產品質量。其次,在銷售環節上盡可能多地通過互聯網開發客戶,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使用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管理軟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此外,企業內不斷進行節約降成本培訓,提升全員降成本意識。企業為落實成本控制工作應制定合理成本預算,在預算基礎上實施定額控制,將預算與實際對比分析,找出差異原因,并制定解決措施從而不斷完善定額,同時應建立合理的獎懲制度,調動員工參與降低成本工作的自覺性與積極性,探索更多降低成本的方法,使降成本的思想融入到企業文化,在整個企業建立在方方面面都能降低成本的氛圍與責任心。
五、建立科學成本管理體系
企業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就必須先建立良好的成本管理體系,保證企業成本控制工作的順利進行與有效實施。科學的成本管理體系包括:第一,制定成本定額。通過預測市場原材料采購價格的變動與勞動力成本的高低等外部因素和企業內部水、電、氣、人工、設計開發等一系列指標制定各產品的成本定額作為企業的目標成本。第二,制定降成本方案。企業為保證各項產品達到成本定額目標必須制定一系列降成本方案與計劃。從原材料的購進到產成品的銷售各環節嚴格管理,把降成本工作分配到各職能部門確保成本目標的完成。第三,保證成本核算指標準確。根據企業生產工藝特點確定成本核算方法。嚴格制定原材料及半成品領料程序保證單據流轉無誤。根據各項單據準確歸集和分配各產品成本。第四,通過成本考核加強成本控制。定期對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定額的差異進行分析。分析是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匯率波動等不可抗力外部原因造成成本增加還是由于企業內部廢品率上升等可控原因造成成本增加。通過分析落實責任部門與責任人對影響降成本指標的部門或個人實行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