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超
【摘要】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做一件事情幾乎離不開思考、選擇、決策,為了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因為決策關乎事情成敗。那么,金融企業風險無處不在,決策更是至關重要,我們又該怎么做出決策?具體該怎樣做?本篇文章將根據我在企業中的實踐,由幾個小部分來從風險角度分析企業的戰略決策過程。
【關鍵詞】金融風險 企業戰略決策 解決方案
“決策”在MBA智庫百科中,歸納了三種理解:一把決策看作一個提出問題、確立目標、設計和選擇方案的過程。二把決策看作是從幾種備選方案中找出最終方案并拍板。三是認為決策是對不確定條件下發生的偶發事件所做的處理決定。
我認為要正確理解決策概念,把握以下三點即可:
(1)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確定決策目標。
(2)備選兩個或兩個以上方案。
(3)選出方案并實施,解決問題。
下面,我將從風險角度分析企業的戰略決策過程,以印章風險、檔案風險和操作風險問題為例。
一、印章風險
案例:金融市場頻發“假章門”事件,影響惡劣,嚴重打擊市場信心。那么作為企業,應該如何對待印章風險?
發現問題,確定決策目標:長期以來,“蘿卜章”問題層出不窮,對企業造成的風險和損失不言而喻。印章風險對于每個公司都是一種潛在的風險,對于金融企業來說更是金融風險的一個點,處在金融這個行當,我在工作中也會為印章問題而倍加小心謹慎,那么企業如何辨別真假印章?我在網上看到了一些人總結的方法,但是總感覺不是那么容易,或者說還是不能夠讓人放心地去檢驗真假,不像驗鈔機驗假鈔那樣方便人們鑒別,由此引發了我對印章防偽的一些想法。在網上搜集了一些關于印章的一些信息進行研究,現在的印章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印章,一種是電子印章。雖然電子印章防偽難篡改,但是一般適用于電子文書,對于大多數紙質文書來說并不適用,在現實工作中還有待開發提高,而且對于電子簽章的法律效力的界定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
方案一:基于以上問題,引發了我對印章防偽的大膽設想,希望有志之士能夠發明一種印章,能夠結合傳統印章和電子印章的優點,既防偽又防盜。就在我醞釀這個設想的時候,在“今日頭條”的央視財經的頭條號新聞上我看到了介紹央視財經的一檔創業服務項目的新聞,這個欄目叫《創業英雄匯》,其中的一個創業項目,來自金爽的“印章智慧管理解決方案”,應了我心中的一部分設想,他的那句口號特別好,叫做‘掌印在手,安全無憂”。據創業者金爽介紹和展示,“印章智慧管理解決方案”,介入到整個管理過程中,印章每蓋下去的每一個文件,都會產生內容、時間、地點、使用人的影像資料,并對此內容進行留存,降低物理操作風險。但是除此之外,對于傳統印章的用印檢驗還是做不到,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所以我就希望能發明一種印章或直接是驗章機,就像驗鈔機檢驗真假鈔票那樣,可以有檢驗那些傳統印章真假以及蓋出來的印真假的功能,比如光衍防偽技術,應用在身份證防偽上,比較強大,再結合第三方支付二維碼的應用,有沒有可能制造出一種更加智能的印章,能夠將金爽的“印章智慧管理解決方案”進一步優化,使智能印章真正做到替代傳統印章,既防偽又防盜。
方案二:當然除了智能印章這個辦法之外,在工作中,我們單位也已經開始簽合同保留影像資料,這個辦法也很可取,從源頭操作流程上來規避印章風險。
決策實施:目前,基于現有的條件,智能印章并沒有廣泛應用,我所在的企業目前是按照方案二來執行的,效果較好,比以前更能規避假章問題。雖然我個人很看好智能印章,但方案一有待開發完善,以及需要足夠的時間去普及應用,可以先在企業內部工作流程中探索使用,在外部業務中,簽合同留存影像資料目前相對來說行之有效,相關金融行業的一些業務也都已經采取這種方式,比如銀行理財和保險購買,又比如類金融行業在簽合同時也已經開始應用,只不過在操作上還是有些細節需要防范。
二、檔案風險
案例:我所在的企業曾經因丟失重要合同檔案,導致訟訴證據不足敗訴,造成企業嚴重損失。
發現問題,確定決策目標:檔案,每個企業都有,但是大多數企業對檔案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因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而被很多企業忽視,從而給企業帶來損失。管理者不重視,員工不拿著當事情對待,散漫管理,人性漏洞造成檔案遺失。那么,由此我們需要找到一套完備的檔案管理方法。
方案一:企業以部門為單位設專人管理檔案,配備相應的檔案專用柜,還有專門的電子存儲設備用于電子檔案的存儲,電腦和電子存儲設備分別備份存儲,以防設備故障或人為破壞丟失文檔。建立檔案管理流程,這樣借閱都形成流程留底,以便更好保存檔案。
方案二:企業整體設置專門的大檔案室,最好帶監控設備,形成檔案管理流程,設置兩人或多人分管,各負責一種門類檔案,比如有人專門負責業務檔案,另一個人專門負責非業務類檔案,還是一樣,配備專門的電子存儲設備,電腦和電子存儲設備分別存電子檔案備份,以防設備故障或人為破壞丟失電子文檔。
決策實施:看企業規模和需要自行確定適合自己的方案,我所在的企業以前按照方案一實施,現按照方案二實施,形成了比以前更好的檔案管理流程,我們企業的每個人都意識到檔案的重要性,方案二的實施效果更好。
三、操作風險
案例:企業因擔保業務涉訴,業務經理因操作失誤,本應將承諾函開給擔保方,結果卻開給了放款方,導致了擔保方的損失。
發現問題,確定決策目標:業務經理的操作瑕疵,加上風控環節也主要還是靠人力審查,紙質材料傳遞,出現了疏漏,導致一起出現失誤,造成損失。流程容易受人為操作因素干擾而使得整體風控的效率低下,這樣我們需要建立更完備的業務操作流程。
方案一:增加管控力度,多設一道關卡,就像合同審核啟用審核章那樣,經辦人,法務審核人,風控審核人,三道審核,逐級把控。所以,這個也是一樣,除業務經理外,增添業務部長審核,風控專人審核完畢,再由財務專人核賬。整個參與流程的人員要真正重視流程操作環扣銜接,不能流水式簽字,要引起足夠重視。
方案二:搭建大數據信貸風控系統。找到合適的IT運維管理軟件,帶有專業的風控系統,形成完備的金融業務操作流程。雖然大數據風控還有待開發,不夠成熟,但隨著大數據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它已經成為金融風控的一種趨勢,它的發展將會給金融領域帶來巨大福音。
決策實施:我所在的企業選擇了方案二,它更符合現在金融行業的發展趨勢,形成規模流程更便捷,工作實踐證明,用大數據信貸風控系統能更好地調控風險,把控流程,將物理操作風險減到最低。我們用它篩選優質借款人,對在??蛻舻男畔⒓皶r追蹤到,貸后審查能及時跟進,對客戶的信息有充分的了解,避免了逾期帶來的損失,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資金安全。當然,風控系統有不少缺點,從實際運作效果看,可能會有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有時會有業務人員不習慣業務系統,配合不好,業務和財務等的銜接問題,但當業務熟練,對整個系統操作流程熟悉之后,經實踐,方案二是比方案一更好的方案。
戰略決策存在于我們生活和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我們都希望在經過利弊分析比較之后能作出更有利自己的決策??墒?,即使再完善的方案,也會有戰略決策失誤的時候,沒有完美,只能去盡善盡美,因為人性本身就有漏洞。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21世紀金融監管》的序言中借用莎士比亞的那句話恰如其分,那就是“錯誤不在別處,就在我們自身。琪實細想一下,所有的風險歸根結底還是人的風險,最大的風險也還是人的風險。盡職免責是保護業務一線人員的尚方寶劍,不是鉆空子利益集團的免死金牌。我們做事情要走心不違心,提拔人才要重能力更應重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