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衛紅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認識到高質量的課堂教學不僅要有效,而且應該高效。所謂“高效”應該是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高效課堂的構成,受制于多種因素,教師的專業知識、教學能力、學生的原有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教材的內容與結構方式等都對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在諸多因素中,尤其要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我以為教學活動高效性的源泉在于人本身。課堂的高效性,取決于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主導作用的高效性。根近年來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要提高教師主導作用的高效性,作為生物教師可以從下面幾點下入手:
一、通過創設情境打造高效生物學課堂
高中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但是他們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關鍵時期,形象思維仍然是他們主要的思維方式,而情境教學法具有形象、具體的特點,符合學生的思維方式,更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情境教學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的引導,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升。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具體來說,可以從趣味性、層次性等方面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以明確、清晰的思路進行問題引導,并聯系相應的知識點來創設問題情境,這樣不僅可以啟發學生的學習思路,還能夠提高他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進而達到構建高效高中生物課堂的目標。
二、發揮生生之間的幫帶作用
教學改革要求通過的師生和生生互動開展課堂活動。所謂“生生互動”,指的是課堂高中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包括小組討論、相互評價、相互激勵、互幫互學等合作互助,以建立合作與競爭的生生關系。而生物知識特別是現行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知識都比較有趣,與生活現實結合得比較緊密,所以生物課正是訓練學生合作、發問、討論、總結進步的最佳場所。盡管高中學生在如何與同學進行合作互動方面還不成熟,組織他們進行良好合作還不是很困難,所以高中生物課堂中不能忽視這一合作能力的培養。在實際的生物教學中可以通過劃分對于組方式培養學生此方面的能力。具體而言,即在已劃分的較大的小組內,再將小組成員劃分為兩人的對于組,為以后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打下基礎。
三、精講多練是構建生物學高效課堂保證
葉圣陶曾說:“我們教任何一門功課,最終目的都在于達到不需要教。”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要多講方法、技巧和規律,使學生能夠站在一定的高度上,高屋建瓴的組織好自己的學習,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三不講”,即學生一看就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討論就明白的不講,教師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通過“三講”、“三不講”,最終做到精講,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使每個學生在現有的水平上都能有所提高。多練能提高學生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練是打好知識、技能基礎的有效手段。在精講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利用較充裕的時間,指導學生獨立完成典型題目的訓練,做到舉一反三,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解題技巧,發展學生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四、運用實驗教學打造生物高效課堂
生物學是一門自然學科,這一學科性質決定了生物學教學離不開實驗。通過實驗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新知識,還能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探究能力。因此,高中生物學教師應當善于利用實驗教學來構建高效的教學活動。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設計、操作實驗,給學生創造更多可以動手實踐的機會,將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這樣更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其次,在生物課上,教師應當多為學生創建實踐機會,消除學生對生物學科和實驗的恐懼感,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再次,生物學教師要多選擇那些能夠豐富學生視野、簡短高效的生物實驗,不斷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如在教學“植物細胞”的相關內容時,教師應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植物做植物細胞切片,再指導他們正確使用顯微鏡,使用顯微鏡去觀察自己親手制作的細胞切片,觀察植物細胞結構。這樣的安排既考慮到了學生的喜好,也鍛煉了他們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重要的是學生樂于動手、樂于觀察,牢固掌握了新知識和實驗流程,教學效率大大提升。
五、增大每節課學生的思維空間
高中生物課的學習內容極具生活氣息,這就為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提供了有利的客觀條件。因此,高中生物課堂上,要多設一些對學生來說是力所能及的、有趣的、有探討性的課題,鼓勵他們去研究,可以課內、課外或課內外結合等形式進行,要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見解,以增大每節課的思維空間學生思維的空間,讓學生的思維在生物世界中自由而有方向的飛翔。在增大每節課學生的思維空間,最關鍵的是激起學生思維的欲望。所以必須上好每一節生物課,要精心準備,設置一些讓學生去思考、去探究的問題,去吸引學生主動地學習,讓學生在無盡的問題中產生求知欲,最后告訴學生這些問題都將在我們的生物課中得到解答,把學生真正帶入學習生物這門課的熱情中。例如,我曾經就用蝗蟲做呼吸器官位置的實驗,讓學生看到將頭浸沒在水里的蝗蟲竟然沒有窒息而死現象的同時留下思考的問題,結果學生興趣盎然,課后把我圍了一圈,問這問哪的。我當時非常高興,心想利用他們的好奇心他們對培養學習生物的興趣這個策略是成功的。而在以后每節課中,我們也要堅持,通過設疑恰當地提出問題,激發興趣、引發思維。還可以通過讓學生做小實驗,根據我的實踐,學生在紙筆習題中有疑問時,教師用實驗、討論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解決也更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總而言之,打造高效課堂是廣大教師孜孜不倦的追求,作為高中生物學教師,我們應當充分利用本學科知識涉及范圍廣、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優勢,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主動進人生物世界,體會探究奧妙的樂趣,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促進高效生物學課堂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