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蔡秀萍
(作者系北京市東城區大方家回民幼兒園園長)
隨著《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的深入貫徹落實,我們努力探尋支持幼兒主動學習與發展的支撐點,認真梳理前期語言課題研究成果,確立了“看圖講述活動組織與實施的實踐研究”課題。為使課題的研究有價值、有品質、有意義,園所以“全景”式推進為管理策略,以促進幼兒語言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為目標,加強對課題的全方位管理,促進了課題研究的有效開展。
完善的制度管理是課題研究的根本保障。我園建立并完善了各項教科研管理制度,包括“課題實施過程的目標管理制度”“課題的資料收集和檔案管理制度”“課題進展的督查和評估制度”“教師自主擇題制度”等。借助課題研究,幼兒園的教科研管理制度得到了完善,真正做到了研究前有論證、階段研究方案和計劃;研究過程中有記錄、有檢查、有階段小結;研究后有結題報告、論文、經驗篇及活動案例等。同時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教科研資料收集、整理和課題檔案管理制度,現已整理出課題申報、評審材料、研究參考資料、研究經驗篇、實踐活動案例等多項課題研究檔案。
目標管理是課題研究的方向盤。我們首先確立課題研究的總目標,然后根據階段性研究內容確定課題研究的階段性目標、教師發展目標和幼兒成長目標。近年來,我們以看圖講述為切入點,開展了看圖直接講述、看圖編故事、排圖講述、拼圖講述等看圖講述活動的研究,針對課題階段性研究的內容,確立階段性目標,并緊緊圍繞目標開展研究。比如,在開展排圖講述活動的階段性研究中,我們確立了排圖講述教師發展目標和幼兒發展目標,從而促進教師和幼兒的共同發展。教師發展目標為:掌握分析排圖講述圖片的方法;會分析幼兒排圖的特點和講述的特點;根據幼兒排圖講述的發展水平設計組織與實施排圖講述活動;提升排圖講述活動反思水平。幼兒發展目標為:觀察理解圖片的能力;獨立構思排圖的能力;完整講述的能力;針對同伴講述發表看法的能力。
有效的目標管理使得干部教師進行研討活動、做課時心中裝著目標,使干部對教師的指導有了明確的方向,教師組織活動思路更清晰,在研究過程中階段性地實現了教師發展目標和幼兒發展目標。
我們重視課題活動的日常管理,尤其關注將課題研究的內容與相關區域活動、生活活動、集體教育活動和園所大活動等整合,讓課題研究的成果真正體現在幼兒游戲中,不斷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交往的信心。
在語言區我們投放新圖片,鼓勵幼兒觀察圖片,并調動已有經驗嘗試講述圖片,幼兒的表現為教師制定教學活動提供依據;我們還投放幼兒講述過的圖片,引導幼兒探索新講述的思路與方法,同時教師逐一將幼兒的講述內容記錄下來,以作為后期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在生活環節中,將幼兒講述的內容融入過渡環節,如在飲水、午睡等生活環節中,教師播放幼兒講述的錄音故事,為同伴學習講述經驗提供機會。我們還將研究內容融入每月的主題活動中,組織開展了“拼圖講述比賽”“詩歌故事會”“小小講解員大PK”等主題活動,為幼兒展示自我搭建平臺。全園性的活動帶動了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使課題研究更好地落實到幼兒的發展上。
課題研究是促進幼兒園專業化發展的重要路徑,在研究中我們從管理、策劃到組織、實施,從研究的各層面、各角度,力爭做到無死角、無遺漏,全方位推進與深化,以不斷提升研究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