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付玉生
我叫付玉生,1961年出生于全國聞名的將軍縣——興國縣。從小我就受到了革命傳統的熏陶,立志要當一名山村老師。1976年元月,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走上講臺,實現了自己當老師的愿望。從此,我就與教育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1993年,為響應國家建設重點項目京九鐵路的號召,我舉家從贛南一所地方學校遷至贛西萍鄉蘆溪縣江西機床廠,分配在廠子弟學校初中部任教。2000年,國家又出臺新政,廠礦子弟學校被撤銷,我再次被分配到遠離家鄉的國家貧困縣蓮花縣六市鄉小學任教。
為了到達山區學校,要一路顛簸在高山險路中,路邊是深不見底的溝壑,10余個180度的急轉彎猶如過山車。2002年冬天,大雪封山,車輛不能通行,我只能步行去學校。幾十里山路上,鵝毛大雪下個不停,我徒步山路整整8小時,就是為了第二天學生能照常開課。我不會忘記2003年上半年的一天,我疲勞過度暈倒在講臺旁,善解人意的孩子們輪流前來端水送藥,令我深受感動,更加堅定了我扎根山區教育的決心。
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六市鄉是縣里海拔最高的偏僻山鄉,有一些學生家庭經濟非常困難,有些學生的學雜費或建檔照相費都交不了,我就悄悄地替他們交上。幾年下來,墊付的錢超過千元,錢雖不多,卻解了學生的燃眉之急。班上有同學病了,我必定前去看望,順便捎去一些水果之類的禮物。安慰學生安心養病,待病愈后再給學生補課。幾年下來,我給家長與學生留下了一個非常值得信賴的印象,全村的村民都很敬重我。我是個守信的人,也是一個忘我工作的人,我基本每天堅持用午休時間為誤課的學生、基礎不牢的學生輔導,十四年來從不間斷。有老師悄悄算過一筆賬后說:“付老師十四年時間上了十七年的班。”
2005~2006學年,我帶的是畢業班,教學任務繁重。然而,2005年冬我患上了系統性硬皮病、肝部囊腫、神經元病變,醫生要求我立即住院治療。但想到孩子們畢業考迫在眉睫,不能耽誤孩子,我拒絕了醫生的建議,帶上藥,回校繼續上課。也許是孩子們被感動了,學習起來特別用心,這一年畢業考成績非常優秀。后來,這批學生中又考出了20多名大學生和7名研究生,讓我為之自豪!現在,每學期均有學生來校探望我,甚至有一名學生找了我20年,就是要當面對我說一聲謝謝。 多年來,我有幸被評為 “江西省模范教師”“江西省師德標兵” “萍鄉市優秀教師”“蓮花縣首屆教育貢獻獎”等榮譽。但我深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個教師應該做的。我只是個普通的教師,我會繼續全身心融入教育事業中,扎根山區教育,編織自己終生不渝的教育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