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塔畈中心小學 王德懷
針對小學數學教學,唯有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于生活中的實際運用,方能切實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而生活化教學策略于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有效運用,則能夠更好地完成這個教學目標。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務必對生活化教學策略的使用給予高度重視。對此,本文對生活化策略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提出了以下看法。
經心理學研究表明,雖然小學階段是學生興趣與愛好成型的關鍵時期,但在該時期中,學生的興趣往往也最復雜多變,所以使得部分學生在長期面對同一事物時,往往容易產生較強的浮躁心理,而當其對某一項事物感興趣之時,其所產生的探究欲望也會空前強烈。基于此,若教師能積極將生活化教學策略運用至小學數學課堂,則恰好能滿足小學生此階段的身心發育特點,且當學生了解到學習數學對生活的具體幫助時,其學習興趣亦將空前高漲,故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務必重視生活化教學策略的使用,以達到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基于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的指導,當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除了應積極致力于對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外,同時還需注重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運用。此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注重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與解決問題,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已經可幫助學生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部分小問題,如買東西結賬等。基于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方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并在學以致用后收獲滿滿的成就感,如此一來,將極大地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發展。
數學本是一門來源于生活的學科,故最終的歸途也將回到生活,故基于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及策略,無疑最符合數學的本質規律。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掌握書本中的知識固然重要,但要想切實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則需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及背景。對此,初中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首先基于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學生現有的經驗及認知,繼而從學生的生活視角出發,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如此方能煥發學生的生活熱情,同時進一步激活學生思維。
既然以生活化的方式來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則教學便不應局限于小小的課堂之中,而是要積極利用課堂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如此方能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確保理想的教學成效。與此同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積極致力于培養學生善于思考、樂于應用的學習態度,如若僅是注重傳授書本中的數學理念,機械式地組織學生展開習題訓練,雖然也能幫助學生熟練記憶公式,并在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但學生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必將大打折扣,而這又恰好與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學以致用”理念相違背。因此,教師在開展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時,應務必將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如此方能在鍛煉學生思維發散性的同時滿足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繼而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如在進行“100以內加減法”的相關內容教學時,為切實提升學生的知識實際應用能力,教師所布置的課后作業是要求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去商店購買實物,之后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付錢、找零等事項。至此,學生在親身親歷日常生活中的買賣活動中,利用自身所學解決了實際問題,不僅有助于對自身學習興趣的激發,且將產生更強的學習動力,如此將對學生后續的學習過程大有助益。
數學既是一門理性學科,同時也具有較強的抽象性。然而,鑒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故對于數學方面的學習,容易因數學本身的難度而使其感到枯燥、范圍。對此,若教師仍舊一味采用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則勢必將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成效。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務必結合生活化的教學策略來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既有助于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直觀,且同時方便學生理解,從而讓學生感覺到數學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學科,而受此思想影響,不僅學生的學習動力將得到極大的提升,且當學生產生了對數學學科濃厚的學習興趣時,其在學習過程中也將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既保證了學習的效率,也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如當進行長度概念的相關內容教學時,對于初次接觸長度的小學生而言,其對長度概念的認知往往較為陌生,在小學生的認知世界中,大多僅是了解厘米或米這樣的單位長度,而千米、萬米等長度則往往超出了他們的認知范圍,對此,針對長度概念的講解,教師可將之學生引領至學校操場,并組織學生繞場一周小跑,以感受操場的實際距離,由此不僅能鍛煉學生身體,且基于生活化的場景,還能切實深化學生對長度的理解,進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數學本是一門來源于生活的學科,而其最終的歸屬仍將是回到生活,故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結合生活來設置相應的習題,如此方能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效。
如當學習了“認知人民幣”的相關內容后,教師便可通過模擬商場購物的情境提出相應的問題,如買東西花去多少?學生給了多少?應找零多少?錢包剩余多少?如此一來,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生活化的氣息,且基于生活化的場景,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亦將大幅提升,進而在感受學習快樂的同時確保理想的學習成效。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唯有在滿足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并關注小學生的知識形成過程的前提下,方有助于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而要切實提升小學生對小學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務必重視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引進,如此既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更加扎實,繼而在確保理想的教學成效的同時,亦能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