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望直港鎮中心初級中學 刁品云
初中數學是一門靈活度較高的學科,對學生展開相關數學知識教學可以鍛煉學生理性思維,使得學生的思維更加具有條理性。因為其具有一定的靈活度,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會由于變化無窮的“套路”感到棘手,感覺數學學習十分困難,甚至對數學學習產生了畏懼心理。此外,一些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灌輸,不對數學知識教學進行一些變通,更是加劇了學生對數學的厭惡感。興趣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原始動力,如果學生喪失了相關學科的學習興趣,那么學生就會與學科之間產生一定的隔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很難再拉近學生與學科之間的距離。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設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初中生雖然是經過了小學階段,其對生活的疑問會隨著時間逐漸減少,然而初中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并沒有明顯降低,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這種學習規律和心理認知特點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轉變,在數學教學課堂上營造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對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行合理的維護,讓學生在數學教學中展現自己的個性,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抽象化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從生活的角度展開對數學知識的教學,依據學生的興趣特點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展現,激發學生“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有生活”的學習意識,將學生對數學的陌生感抹殺在教學之中。教師可以以問題的形式對學生展開數學教學,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平均數學能力水平將學生劃分到不同小組中,讓學生利用小組之間的互助與合作進行數學知識學習,在小組內部,學生一旦發現數學問題可以及時進行討論,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會對數學問題認識得更加深刻和透徹,學生在彼此經驗的分享中還可以了解到其他人精妙的想法和觀點,同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和思考不到位之處。為全面調動學生學習數學、參與數學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趣味數學教學活動,讓學生歡聲笑語的活動中進行數學知識的獲取以及數學問題的探究。比如:在《圓的認識》這一課時的講解中,我在課前組織學生進行圓的繪畫活動,學生都積極地參與畫圓的教學活動,同時我進行了圓的概念的知識講解,讓學生在實際繪畫圓形的過程中理解圓的概念,學生對圓有了一個更加透徹深刻的了解。
在以往的初中教學中,教師傳授數學知識和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就好像是“病人在輸液”,教師好像是“醫生”,將各種知識融合注入藥液中,而學生就好像是病人,被動接收“醫生”開的藥液,而且“醫生”的藥液也不能藥到病除,有時還會出現“過敏現象”。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一定的互動,教師與學生對彼此的了解都不夠,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生無法緊跟教師的教學步伐,這種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難免會很差。為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與學生進行教學互動,及時獲知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和問題并及時解決。此外,在學生的心目中,數學的形象幾乎都是枯燥的計算公式、反復的計算過程,對于數學之美,學生還“未曾發現”。教師可以對數學知識進行挖掘,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將數學中的美發掘出來。比如:教師可以用相關的數學知識構造各種美妙的數學圖形,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數學故事,從而讓學生發現數學的趣味性,體會到數學的魅力所在。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在以往的教學中養成了一定的教學習慣,總是以一定的教學方式進行數學知識的傳授,學生早已經“受夠”了教師老套的教學方式,這也影響著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為此,教師要進行數學教學方式的轉變,從以往的圈子中跳出來,進行教學革新,讓學生體驗到不同的數學學習。比如:多媒體已經普及到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對數學教學知識進行合理的整合和轉變,將數學知識轉變為有趣的動畫或者是圖案展現給學生。例如《勾股定理》的推導過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動畫制作,將勾股定理的推導過程形象地展現出來。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著學生數學學科的學習,影響著學生今后的發展,教師要擔負起自己的教學職責,打造趣味性數學教學課堂,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數學學習和探究,讓學生走向數學的大門,發現數學的魅力,領悟數學之美,將學生帶入趣味性的數學世界中;在課堂上要注重與學生進行教學互動,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掌控數學的靈活度,在解決問題時能夠游刃有余,提高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