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流均鎮中心小學 劉 峰
估算簡單來講就是近似計算,是在對結果的精度要求不高的情況下進行的大致計算,這樣的計算方式不僅可以降低計算難度,簡化計算過程,還可以提高計算效率。在小學階段,學生接觸的估算方法很多,如四舍五入法、取整法、忽略尾數法等,這些方法針對不同的題目,加以靈活運用,對于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課標對學生的估算能力提出了具體要求,而估算教學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的價值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第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一些學生對數量缺乏直觀的感受,在機械的筆算中,一個個數字只是抽象的符號,難以轉化為真實的體驗,而通過估算,學生能夠在結果對比中對數量關系形成新的認識,進而逐漸提升數感。第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無處不在,這些數學問題有的時候對結果的追求并不嚴格,也就是說只要算出粗略的結果,就能夠解決生活問題,輔助生活決策,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通過估算訓練,能夠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體會估算、運用估算,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第三,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估算教學不同于一板一眼的常規教學,學生可以通過靈活的手段對結果進行判斷,最終的結果并不要求絕對正確,這樣開放性的計算過程讓學生的思維更加自由,并樂于發揮想象、拓展思維,對估算方法進行不斷探索,從而實現數學思維的拓展。
估算教學是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但是目前小學生的估算能力在計算中卻得不到良好的體現,如一些學生學會了估算方法,卻不知道如何運用;在估算中存在著先算后估的情況,使得估算教學陷入了形式化的尷尬;對估算方法存在疑惑,由于估算結果不需要精確,學生在估算能力不強的情況下,對使用估算方法感到信心不足等等。對此,教師應結合新課程標準,對估算教學進行設計與優化,讓學生不僅能夠靈活掌握估算方法,更能夠根據實際問題加以靈活運用。
估算意識淡薄是影響學生估算的關鍵,因此,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學習估算以及估算的應用范圍。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結合生活中常見的事例,讓學生能夠主動運用估算方法解決問題,從而發現估算的價值,并產生自覺運用估算的欲望。例如在除法教學中,教師從生活中提煉問題:某工廠要運輸628桶純凈水,每輛貨車最多能運73桶,若一次性完成運輸,則需要多少輛貨車?根據題目能夠直接列出算式628÷73,但是直接筆算太麻煩,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估算,即將算式轉化為630÷70,這樣能夠直接估算出需要9輛。這樣的實際問題需要保留整數,因此,教師結合實際問題的講解,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估算的方便快捷,進而提高學習興趣。
估算是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小學數學教師應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對估算教學進行合理設計,讓學生能夠在多元化的教學指導中掌握估算方法。在多元指導中,教師應通過整合計算教學資源,體現估算價值,讓學生在近似計算中掌握估算方法,例如在“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練習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試商方法進行估算,即將除數看作一個與之接近的整數,并對商進行試數,根據驗算結果的大小進行調整。此外,教師還應通過技巧訓練,對學生的估算能力進行培養,引導學生根據具體題目進行靈活思考,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逐漸找到合適的估算方法,并在嘗試、失敗、糾正、檢驗的過程中不斷進步。
估算的優勢在于其計算結果的不精確性,如果估算結果與正確結果離得太近,則變成精確計算,這必然會浪費計算時間,增加計算難度,而兩個結果離得太遠,又會使估算結果失去應用的意義?;诖?,小學數學教師應結合估算的不同情況,對學生的估算能力進行針對性訓練,從而提高估算結果質量。例如:學校組織春游,聯系了8輛旅游車,每輛車有32個座位,總共有240位學生參加,估算一下座位夠嗎?在分析題目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將32估小,看成30,這樣8輛車即使每輛車少算2個座位,依然能夠放下240人。此外,將數估大、取長補短等情況也比較普遍,教師應根據問題引導學生靈活把握。
總之,估算是小學階段培養學生數感,提升其計算能力的重要內容。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重新正視估算在計算教學中的價值,并結合例題激發學生的估算興趣,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學生的估算水平,從而為其計算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