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東園中學 林炎鵬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服務者,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摒棄傳統體制下的教育觀念,放下教師的架子,真正與學生成為朋友,在學習和生活上對學生提供幫助。那么,在初中這一關鍵時期,興趣之于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如何?教師如何在數學課堂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現就教學經驗發表以下個人意見。
數學學習興趣是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一種積極的認知傾向,它是一種復雜的品質,能夠推動學生去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涿兰~斯表示:興趣是創造一條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數學教學實踐充分證明,當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時,就會對數學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他們就會愿意學習數學、熱愛學習數學,并且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學得好,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樂學之下無負擔”。因此,為學生創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對于實現高效率的數學課堂至關重要。
在現代數學教學中,學生是數學課堂的主體,教師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巧妙地引導和規范,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將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備課時,我們需要根據學習內容,巧妙設置一些問題或是故事情節并引入課堂,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和疑問進行學習,這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聽課質量。例如,我在教學北師版七年級數學“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這一內容時,正式講解學習任務前,以故事情節引入課堂:同學們,大家都坐過火車吧?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關于鐵軌的故事。有兩條鐵軌一直為火車服務,許多火車經過時,都從它們身上壓過,這讓它們感覺很有成就感,從而成了朋友。有一天,它們兩個產生了一個想法:我們是朋友,但是為什么我們兩個從來沒有牽過手呢?它們決定做手牽手的好朋友,就偷偷地連接在一起并交叉,這時候,有一列火車經過,走到這里突然脫離了鐵軌,碰到了很多人。維修工人看到后,將它們放到了原來的位置說:本來兩條平行的鐵軌同時為火車服務,但是相交了,火車就無法通過了。通過這個故事,引入平行線和相交線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感覺所學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對故事感興趣,同時提升他們的學習欲望。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在數學教學中,讓課堂充滿生活氣息,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新課標強調,數學教學要體現生活性,要注重數學的“書本世界”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的溝通。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他們身邊的素材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讓數學知識從生活中產生,再回歸到生活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七年級上冊“數據的收集”的學習中,一開始,我們利用的是課本中提供的內容,但是通過學習反饋上來的效果并不理想,分析原因得出,初一年級的學生對于城市用水量的情況并不了解,難以提起興趣,因此,我將題設改為讓學生討論:附近的公園一共有幾個廣場,每一個廣場有幾種健身器材等內容,學生在課堂上經過對廣場等內容的討論后馬上興趣高漲起來,這時候,我再引入數據收集的教學內容。
在現代化課堂教學中,僅僅依靠教師的言語表達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在解決抽象的數學知識時,還需要用到更加直觀的教學手段,這時候,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輔助作用體現得尤為明顯,它能夠以具體、形象的事物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豐富深化感知,讓學生輕而易舉地學習數學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多邊形和圓的初步認識”時,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圓心角度數的計算方法,我制作出視頻課件,利用多媒體進行演示,將一個圓按照一定的度數比分割成幾個扇形,逐步計算各個圓心角的度數。通過多媒體演示,圓心角的求解過程更加直觀,學生的印象也更深刻,對于難以理解的內容非常容易解決,讓學生感覺初中數學學習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復雜,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為基礎學科,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還是很重要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的內在動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不斷探究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利用有趣多變的教學手段,刺激學生的感官細胞,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