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啟東市惠和中學 楊劍峰
信息技術引入教育教學領域所取得的效果,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信息化教學有力地推動了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初中數學具有很強的抽象性與邏輯性,運用信息化教學可以實現直觀教學,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適合新課改的要求,也適合初中學生的特點。在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設計、情境創設、教學重點與難點的突破,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傳統的數學教學,教師照本宣科講解灌輸,所提問題往往引不起學生的思考,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孤立地提出抽象的問題,學生還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對于問題的思維缺乏依據,百思不得其解,往往會產生挫敗感,學習興趣也無從產生。因此,數學教學中要樹立直觀教學理念,讓抽象的數學問題形象化,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思考,提高教學效果。如在教學“有理數的乘方”一節內容時,教師就借助于課前精心準備的一位著名廚師拉拉面的視頻,學生通過視頻觀察到廚師手中的拉面越拉越多,學生聚精會神地觀察,自然會產生“到底有多少?”的問題,這種疑問就是通過生活中拉拉面這一比較熟悉的場景造成了感知上的沖突而產生的,可以促進學生思考,促使學生認知結構的重建。教師因勢利導,以拉面為例引入“數的乘方”,學生興趣盎然,形象感知了看似抽象的數學知識,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數學課堂是建構知識的場所,也是師生交流與互動的場所,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信息技術營造和諧的氛圍,要民主平等地與學生交流,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高高在上講解灌輸的局面,突破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如在復習“四邊形”這一內容時,教運用FLASH動畫與PPT,將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特殊平行四邊形、梯形等主要知識點用圖片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充滿趣味性的課堂中,思維進入了活躍狀態。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學習中敢于提出問題,與教師和同學交流,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抽象的知識通過視頻的梳理變得直觀與系統化,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生的學習平臺越來越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網絡進行知識學習,拓展學生視野。如在學習到納米這一單位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將納米技術這一前沿科技呈現出來,學生們就會領會到納米竟然蘊含著如此豐富的知識,學生對納米產生興趣,就會自問:納米到底有多小?是如何看見的?這些疑問都促使學生進行探究。因此,信息技術可以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學習到許多知識,尤其是學生可以運用網絡對于自己疑惑的問題進行查詢,讓學生學會搜集資料并進行分析,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學生希望得到同學與教師的肯定,迫切得到他人的關注,在學習中希望得到成功的體驗,以進一步增強學習信心。網絡作為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媒體,它可以通過先進的BBS、在線聊天等功能進行即時交流,這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問與答的環境。初中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各個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個別學生不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來,而網絡是一種平等交流的平臺,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將心中的疑惑提出來,跟同學交流互動,向教師請教,在網絡交流中使疑難問題得到解決,學生自然會產生一種成功的喜悅,樹立學習信心,更有勇氣面對學習困難。
在信息化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呈現數學研究的過程,激發學生的探究動力。如在進行勾股定理的教學中,可以運用“幾何畫板”制作教學課件,運用其拖拉、測算等功能,可以任意拖動三角形的三個頂點,隨意改變三角形的大小,讓學生觀察三角形與正方形面積變化的特點,讓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歸納與總結,順勢進入勾股定理的學習,這樣勾股定理的精華之處就會逐漸呈現出來,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其魅力,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操作,學生的各個感官都會從不同的途徑獲取信息,再用多媒體展示勾股定理的研究過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家們的奇思妙想,從而對勾股定理的問題進行思考。在信息化教學中,課堂成了學生探究問題的“實驗室”,促進了學生探究能力的形成。
總之,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信息化教學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豐富課堂容量,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