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小學 郭 穎
小學數學的知識內容簡單,重在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為此,開展好小學數學練習課,提高小學數學練習課的有效性就非常必要。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練習課當中,學生參與練習實踐的興趣和積極性往往不是很高,很多時候都顯得較為被動,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這極大地降低了他們的學習與實踐體驗,同時降低了數學練習課的教學有效性。同時,小學數學的知識內容雖然簡單,但從小學生的思維發展現狀來講依然有些抽象,這就增加了他們的練習難度。信息技術的形式新穎,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練習實踐興趣,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信息技術的展示能力非常強,可以使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內容變得更加直觀、形象,進而更有利于學生練習、提升。所以,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練習課中的作用、價值是非常突出的。
之前很多學生之所以對數學練習不感興趣,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數學練習的趣味性低,較為枯燥,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提高練習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練習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例如,在簡單的數學計算練習中,如果教師直接給出題目,讓學生進行計算,必然會讓學生感到索然無味。但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選擇幾個學生喜歡的卡通人物,制作一小段練習導入視頻,視頻內容可以是幾個卡通人物在比賽誰的計算速度更快,并以卡通人物為視角,邀請學生一起參加比賽,視頻與學生的練習同步,創造出一種學生真正在和卡通人物比賽的感覺,這樣學生便會非常積極地參與其中。
又如在對“時、分、秒”進行教學時,教師可提前利用信息技術制作一個大鐘表,在點下運行后,時針、分針、秒針都能同時走動,而點下暫停,可讓學生仔細觀察表中的時間。通過秒針或分針的拖動能使學生對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格、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有一定的了解,通過生動形象的教學能使教學和學生學習成果明顯提升。
讓學生進行合作練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而且可以讓學生相互之間產生思維上的碰撞,學習到彼此的一些解題思路、解題方法,這更有利于學生數學知識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有關統計圖的練習當中,教師可以首先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各種形式的統計圖,如柱狀統計圖、扇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等等,讓學生通過豐富的觀察來形成對統計圖的直觀形象認識,然后教師再向學生展示繪制統計圖的方法、過程和步驟,讓學生分組合作進行統計圖的繪制練習,組內分工,一部分學生負責數據統計、核對,一部分負責繪制、校正統計圖,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學生對于相關知識、能力的理解和掌握便會更加深刻。
數學練習的真實性越強,學生的數學知識實踐應用能力的提高也就越顯著,所以在小學數學練習課的教學當中,教師應當嘗試利用信息技術來增強練習的真實性。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一個學習情景,情景為某個小朋友家中需要貼地板,但小朋友不知道需要用多少塊地板,然后給出家中各個房間的長、寬以及瓷磚的長、寬等數據,讓學生幫助這個小朋友計算需要用多少塊瓷磚,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在更加真實的情況中進行練習。
通過將信息技術合理地應用到小學數學的練習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可巧妙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例如,在一年級上冊“玩具”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動態的圖畫引入教學中。教師引導發言:“同學們,今天老師為你們介紹一個新朋友,它就是小狗,你們想知道小狗有哪些玩具嗎?我們一起去看看。”隨后,教師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各類有趣的小狗玩具,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生動的教學情境能夠加快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速度,同時,教師不斷對多媒體畫面進行轉化,有步驟、分層次地對教學情境和內容不斷深入,能使學生獲得輕松的學習狀態。
總之,小學數學練習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讓學生能夠在生活當中應用數學知識,妥善解決各種問題,這對于學生的學習、發展與生活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為了提高小學數學練習課的有效性,當前我們應當嘗試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當中,使學生更好地參與數學練習。為了提高小學數學練習課教學的有效性,當前教師應當利用好信息技術,以增強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能動性,促進他們的數學知識實踐應用能力發展。
[1]唐登智.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練習課中的運用[J].關愛明天,2015(12).
[2]黎勇.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的應用[J].軟件:電子版,2015(10):156-156.
[3]肖榮鋒.應用信息技術提高農村小學數學練習課的實效[J].課程教育研究,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