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西城實驗小學 陳燕華
數學實踐活動的開展應從學生熟悉的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從周圍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價值,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由于與生活密切聯系,從問題的提出到解決問題策略的選擇,都是由學生自己有興趣地選定。一般來說,數學實踐活動課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確定課題——商定活動方案——論證活動方案——總結評價。筆者試以蘇教版小學數學的實踐活動課“我們去秋游”為例,具體闡述如何基于兒童視角實施數學過程教學。
數學的學習必須是一個主動的過程,每一位教師必須創設一個鼓勵學生去探索的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實踐活動過程中去。所以,在課的開始,本人就從談話引入,課堂氣氛異常輕松、愉悅:“秋天到了,校園里的各種花也開了,這么好的季節,你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當有學生建議組織六年級同學秋游時,教師順勢引導:“秋游活動很有意義,可是整個六年級班級多、人數多,要組織一次這樣的活動,需要好好計劃一下,做一番準備。想不想做一回小小策劃員,自己來設計一個秋游方案?”然后教師揭題:秋游。這樣就對本次實踐活動進行了定向。
這一環節是明確實踐活動目的,協定實踐活動程序。教師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商議確定活動前的準備:“回想經歷過的幾次春游活動,想一想要組織這樣的一次較大型的秋游活動,要考慮哪些方面的問題呢?”學生紛紛發表意見,異常踴躍。首先,師生經過交流共同確定秋游的地點——天目湖。其次,教師引導學生對提出的眾多問題進行梳理和歸納。最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經過討論交流確定活動前需要解決的問題,確定本次實踐活動的方案程序:(一)制定租車方案;(二)選擇購票方案;(三)建議游玩方案。
在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習內容,結合學生的綜合水平,創設有利于學生進行探索研討的問題情境,提供一些有利于學生進行探討發現的研究材料和信息,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活動中去,并充分驗證自己設計的秋游活動方案。
多媒體提供信息:xx小學六年級學生人數401人,教師24人。每輛汽車最多可乘坐45人,包車每輛500元。學生很快列出算式為:(401+24)÷45=9(輛)……20(人)。當老師問要租幾輛車時,大多數學生都說10輛,但有一小部分學生提出了異議,理由是最后一輛車只有20人,也要500元,太浪費。這時,老師順勢引導:“從節儉的角度考慮,20人租一輛車,空位太多,太浪費。那么,你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嗎?”學生紛紛展開討論。有的學生提出:“這20人擠到其他幾輛車去。”但馬上就有學生反對,認為這樣的做法是“客車超載,違反交通規則,又不安全”。這時,就有學生提出可以租一輛小車,這樣既可以解決多余人員的乘車問題,又不浪費。經過商討,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租一輛小車。教師于是又提供一條信息:租一輛小車要300元。這樣租車費用也得到了解決。學生無形中學會了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要靈活選擇解決的策略。
首先讓學生模擬購票員角色,咨詢有關信息:根據信息中提供的相關內容,以自由問答的形式向模擬購票員咨詢(什么叫“團體票”,“30以上”是什么意思)。其次讓學生先商量一下怎樣購票更合理,然后算一算需要多少錢。最后小組內選擇最佳方案,并陳述自己的觀點。當學生列出了各種不同的方案后,教師啟發比較:“看來購票的方案不止一種,那么作為六年級的老師,他們該如何選擇呢?你能提供點建議嗎?”學生在發表看法的過程中,引起他們的共鳴,選擇出一種最佳方案:即401位同學買團體票401×30=12030(元);24位老師買成人票 24×60=1440(元)。最后教師結合實際,讓學生說一說本次秋游活動中每位同學應該交的費用。
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份“天目湖”部分游玩項目的價目表。“參考所提供的價目表,根據自己的愛好作出決定:如果你去,你準備向家長要多少錢?這些錢可以怎樣安排?”當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談了各自的游玩方案時,教師又提出靈活性、開放性更強的要求:“如果只帶20元錢,你覺得最多可以玩幾個項目?是哪幾個?最少可以玩幾個項目?是哪幾個?”在此基礎上,教師評價激勵:“根據個人設計的游玩方案,評出小組內哪位同學的消費比較合理,做到既節約,又玩得盡興。”
論證活動方案強調的是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去發現和研究問題,不僅是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更是在尋求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數學活動課的總結包括過程總結、結果分析、交流甚至答辯活動,側重在學生反思探究、實踐中的得失。如:“我懂得了什么?”“我掌握了什么方法?”“我在實踐活動課中的得失。”所以,教師提出問題:“國慶節快到了,悄悄設計一份全家人出游的方案,給家人一個驚喜。”讓學生帶著問題離開課堂。
總之,數學實踐活動是對數學學科教學的延伸和發展,是對學生理解、運用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升華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始終貫徹著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思想,著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由舒展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