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華


摘要:中國有著陶瓷文明之古國的美譽,陶瓷也是中國的象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現代陶瓷藝術的形式和特點發生了深刻變革。本文在闡述當代陶瓷藝術概念、特征的基礎上,分析傳承與創新的當代陶瓷藝術的意義,并針對當代陶瓷藝術發展的現狀提出了其傳承與創新的策略。
關鍵詞:陶瓷藝術;傳承;創新
中國陶瓷藝術是一個較為廣泛的概念,陶瓷藝術的發展變化經歷了由陶瓷工藝美術到陶瓷藝術的轉變。當代陶瓷藝術的發展給人們的藝術思維想象力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時間,創設了一種良好的藝術空間,同時也為人們帶來了更多的藝術裝飾形式。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陶瓷藝術展現了更多新的內容,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陶瓷藝術受到了外來思想與本土文化碰撞的影響,人們在感受外來文化對陶瓷藝術創作帶來新鮮血脈的同時,也逐漸失去了一些判斷力。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陶瓷藝術設計人員思考陶瓷藝術的未來發展方向。
在史前文化時代,陶瓷文化發展和整體形象展現的是一種世界的自然和輕松。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史前時代陶瓷藝術設計更加注重陶瓷設計的自然性質,旨在突出表現一種自然美。新時期的陶瓷藝術對陶瓷設計的藝術較為關注,但卻沒有在新時代陶瓷設計中充分和傳統的陶瓷文化語境相結合史前的陶器特別是彩陶藝術,造型設計和藝術表現生動活潑,將人類的純真和大自然中的美進行了結合。另外,傳統陶瓷藝術設計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雅文化進行了體現,將我國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融入到了陶瓷藝術設計中,其追求閑情雅致亦能將文房器玩與養生之道相融合,注重人性情涵養和自我娛樂精神。另外,中國傳統陶瓷審美與“意境”也具有密切的關聯。“意境”屬于美學范疇,對中國文學以及中國書畫藝術、雕刻藝術乃至陶瓷藝術等都有深刻的影響。
中國傳統陶瓷藝術具有至善至美的特征,造型設計具有意境美的特征,在歷史的不斷發展下,確定了中華民族陶瓷發展的主流方向。中國傳統陶瓷審美藝術的關鍵是注重內在精神品質,將內在精神內涵和外在形態進行結合,構成陶瓷藝術的審美體系,可見,陶瓷作品的內外因素彼此之間的作用是和諧的。另外,中國陶瓷審美注重形式和內容的統一協調。旨在通過陶瓷形式展現審美品質,體現不同歷史時期的審美特質。
作為陶瓷藝術工作者,需要傳承原有陶瓷制作的手上功夫和技巧。陶瓷文化的理解和傳播需要有關人員對其進行深入的理解,并要具備一定的的陶瓷制作實踐經驗,從而更好地是吸納陶瓷藝術傳播。陶瓷藝術創作中的繪畫和其他藝術不同在于,其具有很強的工藝性,比如從油料的統合、線條和色彩的運用等都體現了工藝性的特點。陶瓷制作工藝的發展都是需要對傳統陶瓷技藝的繼承,同時,現代陶瓷制作還需要效法前輩,對前輩陶瓷制作的構圖、用筆、設色等方面內容進行臨摹,在充分感受古人陶瓷制作特點的同時實現對傳統陶瓷制作技藝的一 種傳承。
在當代多元化文化信息的影響下,陶瓷設計發展也出現了自身的迷茫,體現在對傳統陶瓷技藝的延伸和發展方向上,陶瓷設計呈現了一種迷茫的狀態。在當代發展下,如何實現個體的認識觀與當代文化現狀的統一、如何處理好主流思想和陶瓷設計思想的統一等成為陶瓷藝術設計和創作者需要不斷思考和研究的問題。當代陶瓷藝術的發展需要緊跟時代主旋律,在陶瓷藝術和價值體現中要具有當代文化藝術的思想內涵與特征,一方面要對社會發展的公共價值進行體現,另一方面需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展現陶瓷業藝術創作者獨特的思想內涵和思維,賦予陶瓷藝術品的內涵深度,實現陶瓷設計的自由化和規范化發展。
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是一個亙古不變的問題,加強對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問題的研究能夠進一步促進陶瓷藝術 的發展。陶瓷藝術作品在我國獨特的文化氛圍中產生的,在陶瓷藝術作品中體現了深厚的文化氣息和內涵,具有經久不衰的特性。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當代陶瓷作品設計被賦予了新的內涵,當代陶瓷藝術的發展應該在堅守傳統陶瓷技藝發展的基礎上進行。然而,對傳統陶瓷技藝的傳承不是簡單的生搬硬照,不是對傳統陶瓷工藝藝術的機械化模仿,而是需要有關人員對傳統陶瓷設計進行不斷的學習、研究、分析,在充分吸收、借鑒傳統陶瓷藝術精華的同時,在當代陶瓷藝術創作中融入現代精神,對現代人的文化思考與審美體驗進行表現。另外,在繼承發展的同時,需要有關陶瓷藝術創作者實現對陶瓷藝術創作的創新,將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和當今的時代精神品質進行結合,從而實現陶瓷藝術的充分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萱.《關于傳承與創新的當代陶瓷藝術的思考》.時代文學(下半月),2014,11.